财经365讯,多家深圳私募基金表示,广州、横琴开出的优惠政策力度远比深圳大,长期下来深圳的优势或将被削弱
深圳金融业急速扩张的步伐放缓。最新的金融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深圳金融业增加值770.68亿元,同比增长1.1%。而去年同期,深圳金融业增加值的增速为15%。这其中,新兴金融业态一直被认为是深圳金融业增长的新动力。以私募为例,深圳私募基金不管是数量还是体量都名列前茅。然而,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各大热点城市在积极提升金融营商环境,打造基金小镇、风投之都,深圳私募基金面临的竞争压力日渐凸显。
挑战1
重奖私募机构落户,广州、横琴开足马力筑巢引凤
前润基金是一家于2017年3月在珠海横琴注册的投资类企业,经营范围主要是受托资产管理、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业务。王涣之透露,前润基金本想在深圳落地生根,然而当时在深圳注册基金公司非常困难,最后选择在横琴。
前润基金旗下的一家基金公司则在广州注册。王涣之解释,广州的优惠政策力度比深圳大,该公司落户在广州,政府给他们提供十年免费办公室,办公室的装修费用都不用公司出。
广州于2016年提出打造“风投之都”,并下重本“筑巢引凤”。据了解,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出台“风投十条”,对风投机构最高开出2000万元落户奖励,其落户奖励已经超过了浦东、杭州和深圳等地。此外,广州在税收、项目引进和投资等方面,对风投机构的奖励亦颇为丰厚。去年12月,百度风投在广州设立国内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专项风投基金,资金规模高达20亿元。
“去年年初到现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其实有大批想来深圳注册的金融公司,都被"赶"到其他地方了。这就给其他的地方带来了机会。”王涣之称,此消彼长,深圳的优势或将被削弱。
广州、横琴给出的优惠政策不仅引来了不少新设立的私募基金公司落户,也让深圳的基金公司垂涎不已。“我们从来都没有享受到任何的税收优惠,深圳对私募基金公司的政策优惠也非常少。”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告诉记者,他们非常期待深圳也有相关的政策扶持私募行业。
挑战2
公募巨头上海集聚能力强,或分流深圳“流量”
回顾国内私募、公募近两年的发展,深圳的低气压表现与国内其他金融城市敲锣打鼓、招兵买马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表现在私募上,在公募上亦是如此。
在公募领域,上海可以说是独领风骚。截至2017年底,京沪深三地的公募基金公司注册数量达到102家,其中53家基金公司注册在上海,占半数以上;注册在深圳的公募基金公司为27家。
深圳一家公募基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海的一大优势就是政策环境,比如退税10%。上海对公募基金的税收优惠,包括对公募基金从业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退税制度。一些年薪百万元级别的基金经理,每年最高退税额或可达到工资的10%,这对于高层次公募管理人员,有很大的吸引力。
“上海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群优势。”上述公募基金人士认为,上海的私募、公募基金公司数量庞大,金融人才也多,政策环境好,很多公募资金公司都愿意落户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