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基金 / 公募 / 私募 / 理财 信托 / 排行 > 2011年业绩欠佳 仅少数获正收益

2011年业绩欠佳 仅少数获正收益

2017-05-26 16: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证券日报

2011年业绩欠佳 仅少数获正收益

从非结构化产品看,可统计的685只普通型 私募基金 当年平均下跌18%,获得正收益的基金仅31只,占比4.52%;654只基金出现亏损,占比95.48%,其中98只基金亏损幅度超过30%。可统计的 45只多组合型私募基金当年平均下跌14.90%,仅1只基金获得正收益,为0.32%。可统计的4只债券型私募基金全年平均下跌1.25%。

值得关注的是,在估值下移和阶段性的结构行情中,交易型私募和量化对冲产品以-4.32%和-1.06%的平均收益率相对抗跌,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当然,2012年市场走势扑朔迷离,私募基金参与对冲工具的开放程度也有待观察,交易型私募和量化对冲产品的业绩持续性尚需要时间的进一步检验。

资产管理规模创新高 规模增速拐点临近

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 信托公司 与私募机构合作发行的证券信托计划再创新高。但事实上,在市场行情惨淡不利于发行、信托账户资源日益稀缺、投资者偏好转向稳健类产品的多重挤压下,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增速不断上升的趋势已渐露疲态。从深层次分析,支撑行业发展的驱动力的变化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支撑私募行业近年高速发展的因素可以总结为:天时、地利、人合。2008年后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是私募发展的“天时”,伴随着2008年股市大幅下跌后的反弹,中证500指数上涨275%,带来了长达两年的结构性牛市。而信托制解决了私募发展的合法性问题,是私募产品得以大规模在销售渠道推广的法律基石,推动了私募的阳光化,成为“地利”。优秀人才的流动则是行业发展的“人合”因素。一大批具备丰富投研经验的优秀人才加入私募行业,在提升行业整体投资管理水平的同时,也扭转了行业形象。

而如今,支撑行业高速发展的上述三个因素业已发生变化。去年“绿肥红瘦”的光景预示着今后几年的市场将在震荡中寻找方向;信托账户日益缺乏导致价格水涨船高、有限合伙税收难以回避等困难,令私募参与意愿减退;去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投奔私募行业的现象非常罕见,“私返公”的新闻却时而见诸报端。

因此,虽然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规模和人数在未来还将继续增长,私募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依然存在上升的潜力,但在原有行业驱动因素逐渐减弱而新的驱动力尚未形成的背景下,未来几年,如果没有政策扶持和行情推动,私募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增速下降将是大概率事件。

行情持续低迷 小公司生存堪忧

2011年12月29日,上海 隆圣投资(博) 管理有限公司宣布将旗下全部4只产品清盘。2012年第一个交易日,赵笑云也因巨额亏损,将成立仅8个月的“笑看风云二号”清盘。毕竟,自然淘汰是市场机制选择的结果。

据统计,2000年后,海外对冲基金共有7132只清盘或到期,平均每年有594只从市场消失。回首国内,代表A股市场中小盘股票的中证500指数去年“飞流直奔三千点,引无数私募尽折腰”。市场固然不好,但不应成为业绩表现不佳的挡箭牌,物竞天择的规律同样适用于资产管理行业。

截至2012年1月14日,单位净值在0.75元以下的非结构化私募基金数量达到197只,其中半数以上为2010年以后发行的私募产品。近年来,信托制私募往往在合同中约定0.7元至0.8元的清盘线,达到该标准,产品即进入不可逆转的清盘程序。一旦清盘,对于投资者就是不可挽回的直接损失; 而对于不少旗下仅有1只至2只产品的私募来说,失去收入来源后,如何生存值得关注。

产品创新 服务细分市场

尽管市道不景气,但去年私募产品创新迭出,类型丰富。从费率结构看,星石首创第一只目标回报型产品———星石目标回报1期;去年11月,国内第一只带安全垫TOT———中银安心成长组合成立。从投资标的看,“励石一号”获得信托产品参与股指期货的第一个交易编码,一些以商品期货为投资标的的产品也面向投资者发售。在投资策略上更是推陈出新,从市场中性到股指期货套利,从增强定增指数到数量化投资,花样繁多。

私募通过这些产品创新,服务于细分市场,在满足多样化投资需求的同时,另辟新的生存空间。例如,目标回报和安全垫TOT两类产品定位于不喜欢结构化产品低收益但又担心非结构化产品高风险的目标客户,填补了原有产品细分市场的空白。以投资标的和投资策略作为产品创新卖点的产品,则覆盖了具备不同投资偏好的投资者,比如对定向增发情有独钟的客户会选择增强指数定增,而偏好商品期货的投资者则更倾向期货私募。

量化对冲崭露头角 转型对冲迎来曙光

在海外市场,对冲基金经过近三十年发展,产生了大量以做空机制、杠杆化为基础的对冲策略,而在国内市场,受限于制度环境、衍生工具缺乏等因素,对冲基金才刚刚起步,多数基金采用做多股票的策略而难以实现绝对收益。

2011年7月,《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出台;2011年10月,中国证监会发布《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从长远看,信托参与股指期货通道的打通、转融通成为券商常态业务、国内对冲工具的不断丰富和交易量的扩大,将有利于一些有实力和有品牌的私募运用衍生工具开发对冲产品,实现与国际对冲基金的接轨,通过产品差异化实现和公募的错位竞争,从而实现真正的追求绝对收益。

“马太效应”初现 2012年或将延续

在资产管理行业中,产品的历史业绩对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有很大影响,客观上形成“马太效应”,提升了行业集中度。1995年,美国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10家和前20家的资产管理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21%和30%。随着“马太效应”持续发挥作用,2002年其所占市场份额分别提高到了30%和46%。

从国内私募行业看,优秀的投资业绩也获得了渠道和投资者青睐,“马太效应”初现。2010年,前10大私募投资顾问的资产管理规模约为310亿元,2011年提升至450亿元,增速为45%,远高于21%的行业规模增速。而前10大私募的规模占行业规模的比例则从2010年的27%提升至 2011年的33%。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结果,也是优秀私募勤恳耕耘的回报。

今年“马太效应”或将延续,投资者资金继续流向品牌私募。产品同质化竞争、创新产品规模偏小的行业现状增加了新进入者挑战品牌私募的难度。过去三年来,投顾凭借短期业绩获得规模爆发增长后业绩下滑的现象并不鲜见。这令投资者认识到投资私募更应着重长远。而去年前10大 私募基金公司 中,近三年平均回报率48%,远超30%的行业平均水平。从整体看,长期投资业绩良好的投顾,旗下产品集体业绩下滑的概率也较低。因此,我们预计今年行业整合力度将加大,投资者资金和渠道资源将继续向品牌私募倾斜。(见图2)

2012年投资支招 选择私募基金策略

今年我们建议投资人可关注两类私募基金,一是以价值投资理念为主要指导思想的私募产品,二是以市场中性为主要产品策略的私募投顾。毕竟,在市场寻找方向的过程中,把握底部和顶部的难度较大。因此,长线投资者可适度关注以价值投资为主的品牌私募基金。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关注市场中性策略的产品,其采用同时构建多头和空头头寸中性化市场风险,以期将投资经理的选股能力转换为绝对收益,在弱平衡市中具有相对优势。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