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随着各项监管政策和措施落地,信托业发展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行业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6月6日,据银保监会对外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末,全行业信托资产余额25.41万亿元,比年初减少8334.59亿元,降幅3.18%;同比增速比年初下降16.09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表示,在新监管环境的约束下,信托行业的转型升级仍是大势所趋,对信托公司而言,合规风险管理和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注意到,在减少的8300多亿元资产余额中,事务管理类信托、也就是业内俗称的“通道业务”资产余额比年初减少6719.65亿元,同比增速也较年初大幅下降28.7个百分点。近年来通道业务增长迅猛,但也隐藏了一些风险,有些甚至成为“影子银行”,帮助银行放大了原本有限的贷款额度。去年上半年,原银监会开展对信托公司“三三四十”专项治理和现场检查,11月发布的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明令去通道,年底出台的规范银信类业务通知又进一步规范此类业务,而后多家信托公司表态通道业务未来只减不增,通道类信托遭遇“寒流”。
在备受关注的银信业务方面,降幅也较为明显,多层嵌套规模出现大幅度下降。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末,银信类业务实收信托余额11.66万亿元,比年初减少5619.08亿元,降幅4.6%;同比增速比年初下降21.25个百分点。其中,银行表内资金和理财资金利用信托通道嵌套投资其他资管产品规模合计减少超过2200亿元。
另外,信托贷款也出现负增长,链条缩短、投向优化。信托贷款余额8.39万亿元,比年初减少111.07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8478.41亿元;同比增速连续7个月下滑,比年初大幅下降16.33个百分点。各类资管产品利用信托通道发放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1182亿元,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金融业的信托贷款规模合计比年初减少1552.54亿元。
与此同时,信托业今年脱实向虚势头明显扭转,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截至2018年4月末,投入实体经济领域的信托资产余额16.9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29亿元,同比增长24.69%,高于全部信托资产同比增速10.97个百分点。其中,投向小微企业的信托资产同比增长19.32%;投向金融业的规模比年初大降9873亿元;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规模同比负增长,降幅7.32%。同时,持续拓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支持票据业务,有效协助银行和企业盘活存量资产。通过投贷联动,为科创企业提供多方式、全链条金融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在监管部门整治信托业市场乱象、压缩通道业务规模的同时,信托行业盈利水平表现较为平稳。具体来看,2018年一季度,信托业实现信托业务收入182.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85亿元;实现净利润129.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85亿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对于通道业务而言,底层资产的投资实际上多是由委托人或是其他资产管理人决定,信托仅提供通道,并进行资金监管,因此对公司盈利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在新监管环境的约束下,回归本源已经成为各家信托公司关注的重点,而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就充分说明了这点。具体来看,共有35家信托公司登记备案79笔慈善信托产品,合同金额9.64亿元,涉及扶贫、养老、教育、环保、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家族信托、企业年金信托、保险金信托等特色化信托服务也不断拓展。
普益标准研究员夏雨认为,针对目前的存量信托产品,虽然大部分信托公司已经明确表态会降通道,并为此目标调整业务,但通道业务的体量依旧较大,短时间内要把通道业务降低、仅保留合规的通道业务难度较大。在此前提下,存续阶段的通道业务需要信托公司更加关注风险把控。“信托公司应加强主动管理,而不仅仅是扮演被动通道角色,对项目情况全然不知。” 夏雨说道。
展望未来,信托行业的转型升级仍是大势所趋,对信托公司而言,合规风险管理和人才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表示,信托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在于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妥善解决政策转型期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并不断扩大专业人才队伍。“新业态市场广阔但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和发展,也需要政策方面的同步跟进,而且只有少数公司能做到大而全面的业务覆盖,大部分公司需要在不断摸索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有优势领域,不断扩充人员和产出。”廖鹤凯补充道。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随时关注财经365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