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大概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奇迹。在历史上,在地图上画出来的奇迹还有不少:
比如有一位黑脸汉子,一条线画出了几百年和平。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先生,平定四川的后蜀政权后,拿一把小玉斧,在地图的西南边画了一条线,线这边归我管,线那边我不管,从此之后,两侧的大宋和大理两国相安无事,保持了几百年和平(唯一的副作用是大理段王爷可以很方便地越界,祸害了好些女青年)。这个典故被后人称为“宋挥玉斧”,写进了滇池边大观楼上的“天下第一长联”。
(“宋挥玉斧”的主角宋太祖赵匡胤)
又比如一位白脸汉子,一条线画出了几十年折腾。1945年,二战结束前夕,美军参谋部的腊克斯上校(后来曾担任美国国务卿),在地图东北边的朝鲜半岛上画了一条线,建议线南边归美军接管,线北边归苏军接管。于是三八线诞生了,把大家折腾到如今。
(著名的朝鲜半岛三八线)
不过今天介绍的这位画线者,不是领导人,也不是领导身边的人,而是一位青年教师。他34岁的时候,在中国地图上画了一条线,八十年过去,这条线站得竟比武林高手还要稳,不管如何摔打,这条线就是推不倒!
❖ 有一位青年,在中国地图上画了一条线
这位先生姓胡,来自江南县城宜兴,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这个“小镇青年”全靠勤奋苦读改变人生。他中学毕业时,正值“五四”运动,与许多青年学子一样,他选择“赛先生”,走知识救国的道路。20岁的时候,他考进南京高等师范的文史地部,毕业之后做过中学教师,后来和同学集资到欧洲留学,在法国学习地理学。回国之后,担任当时最高学府国立中央大学教授。1930年,胡先生任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
1935年,34岁的胡先生在《地理学报》发表了他平生最重要的论文:《中国之人口分布》。这篇文章的末尾,是一张中国人口分布地图,作者在地图上画了一条区分人口稀密程度的界线,一头是东北黑龙江的爱辉(今天的黑河),一头是云南的腾冲,这条45度倾斜的直线把中国版图一分为二,线的东南边,国土面积占当时版图的36%,而人口占96%,而线的西北边,面积占 64% 人口只占 4%,人口密度相差40多倍!作者感慨“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
(30年代的胡焕庸先生和他的代表作《中国之人口分布》)
这条线问世之后,被收入申报馆出版的地图册,抗战期间,又被翻译刊载在美国的《地理学评论》上,影响越来越大,直到后来被写进了地理教科书。这就是著名的中国人口分界线:“爱辉—腾冲”线(解放后称“黑河—腾冲线”),在国际上,用它的发现者胡焕庸先生命名,叫“胡焕庸线”。2009 年,中国地理学会发起“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胡焕庸线”名列其中,被称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发现之一。
❖ 胡焕庸线为什么这么牛?
地图上画线,可以有无数种画法,而像胡焕庸线这样被列为重大发现、被写进教科书的却只有一条,它牛在哪里呢?
首先,胡焕庸线不是天生的,而是用“大数据”算出来的。中国有很多地理分界线,比如长江、黄河以及秦岭—淮河线,都是天然的山川河流,不管你画不画,它都在那里。而胡焕庸线却是作者用大数据计算出来的。据胡焕庸的学生吴传均院士回忆 :当时中国的总人口估计有4.75 亿,胡焕庸以1 个点表示 2万人,将 2万多个点子落在地图上,再以等值线画出人口密度图。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用手工画2万多个点,再计算等值连线,耗费的工夫是惊人的。可以说:胡焕庸线是中国地理学家第一次运用“大数据”做出的重大发现。
(1935年胡焕庸先生用手工画图发现的“爱辉-腾冲线”,亦称胡焕庸线)
更牛的是,不管历史如何摔打,胡焕庸线总不倒。八十年来,中国经历了无数变化,版图形状从海棠叶变成了雄鸡,人口从4亿多变成13亿多,经济规模增长了几十倍,国家的区域发展规划和人口移民政策更是不断改变。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流水的发展规划,铁打的胡焕庸线。1935年,胡焕庸线东侧人口占为96%,到了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时候,东侧人口占比是94.2%,1990年第四次普查时东侧人口占94.1%,2000年第五次普查时东侧人口占93.9%,到2010年第六次普查时东侧人口占93.7% ,70多年之间仅仅减少了2.3个百分点。当年胡焕庸先生感慨“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而后人要多一重感慨:“其多寡悬殊之持久,有如此者!”。
(1935-2010年的人口密度分界线,基本围绕胡焕庸线波动)
最牛的是,胡焕庸线不仅是人口密度的分界线,也是两个世界的分界线。
在诗人眼里,胡焕庸线是边塞与田园风光的分界线,东边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西边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东边是“杏花春雨江南”,西边是“白马秋风塞上”。
环境专家眼里,胡焕庸线是干旱与湿润生态的分界线。从地形和气温看,胡焕庸线的西侧主要是低温高寒地区,东侧地形相对平缓且年均气温较高(东北地区除外)。从降雨量看,胡焕庸线基本与400 毫米年降雨量线(也就是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里强调的“15英寸等雨线”)重合,这是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被视为中国生态环境界线。
农业专家眼里,胡焕庸线是农业与牧业生产区的生态分界线。农业与牧业的边界,玉米分布带的上限,都与胡焕庸线基本重合。
文化人眼里,胡焕庸线是两种文明的分界线 :东边是“农耕的、宗法的、科举的、儒教的……是大多数人理解的传统中国 ”;而西边则是“或游牧或狩猎,是部族的、血缘的、有着多元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非儒教中国。”(《发现西部》)
老司机眼里,胡焕庸线是高速公路网和收费站的分界线。
(中国收费站分布图)
(高速公路网分布图)
在买房人眼里,胡焕庸线更是两个世界的分界线 :中国所有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包括西部地区的大城市成都、重庆、西安、昆明集中都在胡焕庸线的东边,甚至所有住房均价万元以上的城市、绝大多数实施限购的城市,也都在东侧;而西侧的大城市仅有兰州、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几个。有投资专家认为,胡焕庸线以西的房子只能自住,不具有投资价值,也有大学教授呼吁:对胡焕庸线以东实施全面限购,对胡焕庸线以西鼓励购房。总之,不管你喜不喜欢,胡焕庸线就在那里,摔不倒、打不破。
(胡焕庸线东侧的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西侧,大城市也集中在这一边)
❖ 胡焕庸线的起源:南宋末年的气候突变
胡焕庸线两侧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异?胡焕庸先生曾提出三个原因:自然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其中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最大。根据中科院王铮、吴静等学者的进一步研究,胡焕庸线是历史气候变化的产物,在气候相对温暖湿润的汉唐时期,尚未出现胡焕庸线。大约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30年到1260年期间,中国大陆气候发生突变,气温逐步下降,降水明显减少,这与世界公认的中世纪温暖期结束时间一致。从那时起,各种旱涝灾害的分布走向与胡焕庸线日趋吻合,最终锁定两侧的生态环境和人口分布格局。换句话说,就在郭靖同学从蒙古草原一路练功升级直到襄阳的时候,胡焕庸线的基本格局也确立了。当然,胡焕庸线的形成与人为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历史上的战乱如安史之乱、靖康之变等使得古代的人口从北方向东南地区迁移,对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也产生一定影响。
(南宋末年,这是郭靖、黄蓉活跃的年代,也是胡焕庸线的形成期)
❖ 胡焕庸线的未来:更平均还是更悬殊?
几十年来,对于突破胡焕庸线,改变东西部人口分布的差距,有很多“人定胜天”的设想和努力。例如抗战时期的内迁西南,六十年代的建设大三线,再到后来的西部大开发。但总体而言,我国人口的跨区域流动并没有撼动当年胡焕庸线画定的人口分布格局。有学者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胡焕庸线应该突破,也是可以突破的。
但也有学者认为:我国人口分布在空间上不平衡,但与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是相平衡的,胡焕庸线实际上是一条“基本国情线”。在推进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过程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不必刻意地去突破胡焕庸线。甚至有学者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如果气候没有大的变化,未来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密度差距可能会变得更悬殊,而不是更平均。
例如在人口政策方面,“全面二孩”政策可能更利于东侧人口增加。我国原有的计划生育政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胡焕庸线西侧相对宽松,东侧更为严格。2015年10月底,国家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对于西侧地区,全面二孩只对城市有一定影响,对农村影响不大,而对于东侧则是城市、乡村全方位的影响。因此东侧地区生育率回升可能更明显,总的趋势可能是东侧地区人口比例进一步增加,西侧地区人口比例可能减少。
在气候变化方面,全球变暖对两侧地区都有压力。全球变暖是当前面临的首要气候问题,胡焕庸线东侧地区可能面临海平面上升、降水量波动加剧等问题,但西侧地区同样面临压力,全球变暖导致西侧地区降水量增加,但蒸发量也随之增加,未来西侧内陆地区的缺水干旱并不能显著改善,而且季节性和年际变化可能会更大,资源环境将面临更大压力。
在经济动力方面,第三产业和中心城市更能吸引人口流向。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日益转向第三产业,特别是中心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这些资源目前大都集中在胡焕庸线东侧地区,吸引了西侧地区特别是农村人口流入东侧城市。在短期内,即使西侧地区大力发展三产和中心城市,也主要是吸引西侧农村人口向本地区的城市集聚,而从全国的分布格局看,人口的分布大势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很难出现东侧人口向西侧大量转移的现象。
(2014年4月,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突破2亿,这张分布图再次验证了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两侧如何均衡?可能最好的回答还是来自胡先生本人:“平衡应该是指人口与经济的平衡,人口与生态的平衡;合理也应该是指资源的合理开发,生态的合理安排,而不是说人口密度必须各地一样,才算平衡,才算合理。”(胡焕庸《怎样理解人口生态,怎样考虑移民西北》,1984年发表)
(胡焕庸先生晚年)
(本文参考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吴传钧《胡焕庸大师对发展中国地理学的贡献》王开泳,邓羽《新型城镇化能否突破胡焕庸线》等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