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制度的效果如何,要成为检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高低的新标准。对敷衍应付,公开不规范;疏于监督,机制不完善;忽视反馈,效果不明显的就应该启动问责机制。
“门难进,脸难看”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有些地方部门工作作风的直接感受。随着政务公开的加速,有些地方想出了新花样,前段时间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一段信访局设置的信访窗口就成为人们热议的段子。打破行政惰性,解决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的瓶颈,还在基层。
政务公开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为解决政务公开难题,国务院办公厅5月22日印发《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将在全国15个省区市的100个县(区、市)启动这项试点,摸索出一套可操作的政务信息公开标准在全国推广。
这是政务公开的又一大步。《试点方案》明确试点围绕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公开透明,坚持需求导向,强化标准引领,适应基层特点,重点围绕城乡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公共资源交易、财政预决算、安全生产、税收管理、征地补偿、拆迁安置、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环境保护、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法律服务、扶贫救灾、食品药品监管、城市综合执法、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户籍管理、涉农补贴、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市政服务等25个方面开展试点工作。鼓励基疵的地区可以扩大试点内容。
公开什么?25个方面写得清清楚楚,都是关系社会发展、民生福利的重要事情,跟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政府行政最主要的工作。
如何公开?有两个关键词,一是“需求”,二是“标准”。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政令所行,必有标准。政务公开之前推行迅速,各地大多都已建立政务大厅,但有的地方内容和标准不明确,公开信息比较随意,老百姓跑腿虽少了,但办事仍然不易。因此提出的“需求导向”,就明确表明了公开的方向,保障这一方向的关键则在于“标准化”,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减少幕后操作,使政务在阳光下运行。
公开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公开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前提。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让中央提出的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落到实地,需要从制度层面提供加速器。政务公开制度化的这一大步,瞄准的正是公开要达到的效果。既是试点,当然允许各地探索经验,而且重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考核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和规范,为在全国全面推行奠定基矗政务公开制度的效果如何,要成为检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高低的新标准。对敷衍应付,公开不规范;疏于监督,机制不完善;忽视反馈,效果不明显的就应该启动问责机制。
要使“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成为一种新的执政理念,要让百姓和企业“看得见”“听得懂”“易获缺“能监督”“好参与”,坚持不懈地把政务公开推行到底,才会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断头路”,才会使中国全面小康的进程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