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投稿专栏 课堂 / 热点 / 视频 / 战略 > 创造老人再就业的环境氛围,激发老人的“黄金余温”

创造老人再就业的环境氛围,激发老人的“黄金余温”

2017-09-04 20:39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李宇嘉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证券时报

近期,笔者去东京游玩,发现一个现象,在大酒店、居酒屋、吉之岛等场所,很多工作人员是老年人。甚至,开出租车、开大巴车的也是老年人。日本朋友告诉笔者,老年人工作和创业在日本已是常态。

日本总务署的一项数据显示,抛去农业部份,2015年全日本有636万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仍处在工作状态,比2014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日本每10个劳动力中,就有一个老人。老年人退休后创业的风潮也很盛,日本经济产业省下属的中小企业厅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日本新创业人群中,约1/3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30年前这个数字只是8%。

从就业领域看,在餐饮、超市、旅馆等地方,到处都活跃着身形矫健的老年人。制造业也不例外,三菱电机公司有100多个职工,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16位,年龄最大的是一位73岁的劳技工。老年人“活到老、干到老”,这是日本严重老龄化和经济长期低迷的产物。通缩了20年,又没赶上新一轮互联网革命,日本经济还要低迷下去,民众和政府支出的压力很大。

同时,日本已连续20年蝉联全球老龄化最严重、平均年龄最大的国家。据报道,2015年日本近27%的人口年龄在65岁及以上,男性和女性平均年龄分别是86.8岁和80.5岁。因此,60岁退休后,多数日本人还有20多年的生活。同时,日本年轻人工作很忙,往往不与父母居住。医学发达的情况下,个个精瘦的日本老人,不可能耐得住寂寞,再就业甚至创业在情理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人崇尚工匠精神,企业与雇员的关系也非常稳定,从初进入社会到退休,长达40年的就业阶段,很少有人跳槽。这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年纪越大的人,工作经验越丰富、人脉越广、阅历越深,心态也越加的平和。到退休时,对自己从事了几十年的工作,不仅每一个环节都掌握得炉火纯青,更或许在知天命以后,对如何完善每一个细节,或许有更深切的理解。

事实上,这是工作出成果的“黄金时期”。近期,喜马拉雅FM《晓说2017》中,连续几期谈到了日本的工匠大师,不管是炸天妇罗的,还是茶道和花道大师,或者是米其林三星餐厅的主厨,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

据悉,退休后继续工作的日本老人,75%的在老本行工作。由于工种或年龄限制,也有25%的转到其他行业,比如餐饮、收银员、计程车司机等。当然,也有人向往乡村生活,和老伴一起回到乡下经营农家乐、种植水果蔬菜等。与老年人积极再就业相比,日本年轻人偏向安稳的公司职员工作。2015年,30多岁或更年轻的人在新创业者中所占比例为36%,比30年前减少21%。

日本年轻人不愿创业,与企业终身雇佣制有关,也受互联网这个创业基因在日本并未发展起来所影响。日本现象给中国很大启示,当前中国年轻人创业风气很浓,但夹杂着阶梯晋级、改变命运,甚至一夜暴富。这就导致,中国创业竞争过于激烈,电商赚钱,马上投身电商;团购赚钱,马上去做团购,APP赚钱;马上去做APP。因此,中国年轻人创业偏爱赶潮流,一些人虚头巴脑。

事实上,传统行业“短板”很严重,比如圆珠笔芯、马桶盖、电饭煲,改进的空间还很大,但无人顾及。

确实,我们需要学习日本“活到老、干到老”的精神,这样才能创造培育工匠精神的氛围,创造诞生百年老店的氛围。另外,我国未来也将成为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除了延迟退休外,创造老人再就业的环境氛围,激发老人的“黄金余温”,不失为缓冲老龄化压力的一个选择。(原标题:李宇嘉:日本人“活到老干到老”的启示)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