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ICO(数字货币首次公开募资)定性为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以及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还特别提醒社会公众对各类使用“币”的名称开展的非法金融活动,应当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高度警惕代币发行融资与交易的风险隐患。
《公告》的发布,代表着管理层已将ICO一杖击毙,同时意味着一个巨大的风险火药桶得以基本排解。
任何一个ICO都必须依托于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即必须有充分的技术内涵作支撑,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而权威研究报告给出的数据是,目前全球真正意义的区块链专业技术人才不足2000人,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美国,因此,国内究竟有多少ICO项目不靠谱?专业人士给出的一致性判断是有九成之高,其中不乏与区块链毫不搭界的美容、社交、白酒、竞技等业务也贴上了ICO的标签。既然如此,投资人投资ICO项目的实际价值有多大就不言自明。
信息的不对称是横亘在融资方与投资方之间的一堵无形之墙,发起方的项目是否存在或者项目是否完整,投资人只能从融资方披露的白皮书中略知一二,但对于白皮书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表达方式,又有多少投资人能看得懂?结论就是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正是如此,除项目造假外,团队造假、技术造假、抄袭代码等恶劣行径在ICO运营中大行其道。至于ICO项目的价值表现形式——“代币”的发行数量、发行价格更是由融资方随意确定,而且为了诱导投资人抢购,融资方往往会采用“饥饿营销”的方法,比如声明“代币”数量多少枚,其中流动币限定为多少枚,而且永不增发。实际上,只要需要,融资方还会故伎重演,即使不增发同样名称的“代币”,也会换个马甲上市,就如同“熵”和“黄金链”两种“代币”均出自维优-元界之手以及EOS和 PressOne均由李笑来先后炮制出来那样。
制造可以“吸睛”的噱头是所有ICO项目一致的操盘手法。一方面,ICO项目都会挂上来头不小的业务旗帜,比如“熵”代币声称自己是“中国第一条公有区块链代币,加入了独有的币区块高度和心跳的概念”, “竞技币”声明自己是“世界首个运动竞技区块链代币落地应用”,“黄金链” 更是号称可以“与世界各地的黄金存储机构达成合作,对每一克黄金进行实名确权”。另一方面,ICO项目会标注上许多声名赫赫的合作单位或者战略投资机构,比如“竞技币”公开表示与亚洲区体育赛事举办协会达成共识,并得到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的认可,但其实这两家机构都是子虚乌有;同样,“自由行”的白皮书文件显示与迪拜帆船酒店等达成合作备忘,还与家乐福、亚马逊达成合作意向,与星巴克达成落地应用。但所有这些信息都是毫无凭据的任意捏造。
投资人用比特币、莱特币以及以太币等虚拟货币来购买“代币”是ICO公开募资的商业模式,但谁都知道虚拟货币都是通过“挖矿”的方式产生,而且随着过去10年中被“挖”出来的数量越来越多,持有虚拟货币的人也越来越多,同时相应的增量也会越来越少。在总量已被锁定的情况下,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价格于是出现持续大幅上扬,而且不排除短期因政策调控而下挫后未来可能继续上涨。既然如此,收集与聚拢虚拟货币就成为不少人的良苦用心,ICO于是就派上了用场。因此可以推定,投资人用虚拟货币去购买“代币”的过程就是财富集中的过程,同时许多的ICO项目就是为圈钱而生,一旦融资方得手,投资人司空见惯的卷钱跑路现象便会大面积发生。
有一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即既然虚拟货币具有稀缺性且价格还有上升的可能,但投资者为什么不直接持有虚拟货币?那是因为绝大部分人并不是为了虚拟货币而投资,其用法定货币换取虚拟货币的目的是要最终换取“代币”,而且他们相信“代币”经过炒作也会出现巨大的升值空间,甚至可能超过虚拟货币。
但需要警惕的是,虚拟货币已经得到了不少国家官方的认可,而“代币”却依然游走在灰色地带。随着ICO项目的被证伪或者人间蒸发,“代币”必然成为一堆废铜烂铁。即便最乐观地估计,“代币”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轮番的炒作交易,那就要看是谁最终成为了那个在高位接盘的倒霉蛋了。(原标题:张锐:拆掉ICO火药桶 让“代币”现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