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富豪逃离楼市?“重庆李嘉诚”清空内地项目,一寸不留!
近日,“当你准备买房的时候,210万富人已在高位套现!”、“富人在卖房,穷人在买房”之类的文章在朋友圈频频刷屏。
事实上,这些说法不尽准确,他们减持国内房地产项目的同时,也在大举进军海外楼市,比如首富老王。
再比如,有“重庆李嘉诚”之称的张松桥。过去两年间,他跟随李嘉诚的脚步在海外大手笔“扫货”,在内地的项目则“一寸不留”,似乎比李嘉诚更为激进。
1 101亿元收购伦敦地标
中渝置地收购利德贺大楼公告
随着中渝置地买下伦敦地标利德贺大楼尘埃落定,张松桥在海外再下一城。
周一晚间,中渝置地发布公告,公司的一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11.35亿英镑(101亿元人民币)买下英国伦敦金融城最高楼利德贺大楼(Leadenhall Building)的全部股权。这笔交易将包括一项负债,估计金额约1270万英镑(1.13亿元人民币)。
利德贺大楼为一幢逾46层、高225米的商业大楼,位于伦敦市中心
这栋大楼超过46层,由约610000平方英尺的写字楼和零售楼面组成,现时年租金收入约4020万英镑(3.58亿元人民币),在3月31日的估值约为11.5亿英镑(102亿元人民币)。
英国《金融时报》此前评论称,这将成为中资在英国房地产行业最大收购之一,凸显中国资本流入全球各国房地产的趋势。
这笔“史诗级”收购的背后大佬,则是被誉为“重庆李嘉诚”的中渝置地实际控制人张松桥。
2 英国、香港疯狂“扫楼”
2015年以来,张松桥大举进军香港和英国楼市,引发了全球市场的注意。
2015年,张松桥先后买下曾被列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物的河东花园(斥资51亿港元)、渣甸山包华士道1号的房屋(斥资7.6亿港元)、彩星中心和世纪广场两幢商业大厦(共耗资40.21亿港元),以及李嘉诚军师袁天凡位于香港山顶的豪宅(花费15亿港元)。
事实上,张松桥是在英国公投退欧之后开启“买买买”模式的。去年7月,中渝置地以4233.6万英镑收购伦敦金融城的Travelodge酒店物业。
年初至今,中渝置地已经在英国买下两栋写字楼。除了前文提及的利德贺大楼,该公司在今年1月公告称,以2.92亿英镑(25亿元人民币)收购同为伦敦地标物业之一的One Kingdom Street,年租金收益率约5%。
除了欧洲和亚洲,中渝置地“海淘”的触角还伸到了大洋洲。目前该公司已经持有澳洲一个写字楼项目34.55%股权。
3 内地项目一寸不留
张松桥在海外“买买买”的同时,在内地则是“卖卖卖”。
在中渝置地2016年度业绩会上,投资者关系主管陈绮华指出,2015年中开始在内地出售物业的计划已经完成,目前在内地已经没有任何土地储备。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林孝文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则是“一寸不留,全部卖完了”。
根据中渝置地2016年年报,这家公司在去年以5.5亿元人民币出售西安项目,今年初则以1.86亿元人民币出售四川项目。2015年则共计出售7个项目,获得现金144亿港元。
根据中渝置地2016年年报,这家公司在去年以5.5亿元人民币出售西安项目,今年初则以1.86亿元人民币出售四川项目。2015年则共计出售7个项目,获得现金144亿港元。
该公司在年报中总结称,约于两年前已预见中国二线城市物业市场的不明朗情况及风险,成功减持其于中国西部几乎所有的物业项目,变现了一笔可观的资金,使其拥有足够财力实现其目标,投资于全球主要城市,而不仅限于中国。
在年度业绩会上,林孝文也表示中渝置地要由中国西部发展商向优质的国际化企业转型,并瞄准纽约、悉尼、东京等一线国际都市,同时也指出“等时机成熟、国家政策更加清晰稳定时,如果北京、上海、深圳这些一线城市有好的项目,我们也会考虑出手。”
4 俄罗斯富豪新加坡炒房亏50%
事实上,海外楼市并不是遍地黄金,有一位俄罗斯富豪在新加坡炒房,就亏了超过一半。
据当地资讯网站The Edge Property,位于新加坡圣淘沙的一个4069平方英尺的海景房折价660万美元出售,出售价格相比购入价格下跌了52%。
在2010年6月,该海景房由一名俄罗斯富豪以1280万美元的价格购入。在2017年1月,该海景房以680美元的价格挂牌出售,但并未还遭到买家。最终,该海景房以62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新加坡房产第一次大幅折价出售了。据市建局数据,截至2月17日,新加坡有其他的四个私人房产的出售亏损幅度也超过了500万美元。
其中,早前新加坡一处4133平方英尺的单位抛售时亏损了520万美元。该单元在2011年12月以1100万美元的价格被购入,在2017年以580万美元被售出。三年期间,亏损幅度达到47%,而且卖方还需承担4%的交易印花税。
由于政府的严控政策,新加坡房价从2013年之后开始了下跌,2016年全年下跌3%,目前有放松管控的趋势,今年3月,新加坡房屋销售飙升,创2013年以来最大的月度销量。
5 加拿大版“次贷危机”?
不仅是新加坡的楼市出现问题,炒房者亏损过半,加拿大房地产市场也处在泡沫破裂边缘。
虽然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开始向海外买家征收15%的房产转让税。但时隔9个月,今年4月,大温哥华区域局房屋平均价格同比增长超过10%。
Home Capital Group遭遇股价暴跌
上周三,加拿大最大的非银行房贷供应商Home Capital Group遭遇流动性危机,股价暴跌,疑似引发了一场“加拿大版的次贷危机”,危机蔓延至另一家非银行房贷公司Canada"s Equitable Group。
有分析人士表示,如果没有渥太华健康医疗养老计划(HOOPP)愿意提供20亿加元的紧急贷款支持,Home Capital Group此刻已然遭遇破产的命运,而其或还将创下加拿大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银行投资机构挤兑事件。
有分析指出加拿大应该不是最后一个遇到楼市问题的国家,著名的大空头Marc Cohodes提醒人们:记住,千万别被什么房价永远会涨的鼓吹之词所骗。
“富人卖房,穷人买房”!楼市要变天,谁是接盘侠?
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加码,京沪深等一线热点城市房价都出现了松动迹象。一系列的市场信号表明,中国楼市的天已经变了,中国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或将被打破。
那么房价的拐点到底在哪里?富人都在抛售房产,此时买房会不会成为接盘侠?岛君在此提醒您,中国楼市的那些惨痛血泪史,不可置若罔闻!
一系列的信号表明,一线热点城市楼市出现松动迹象了。
链家研究院数据显示:北京13个区中有8个区的房屋均价已下跌,东城区、西城区、石景山、朝阳、丰台、通州房价均价下跌5.4%、3.8%、2.3%、2%、2%、1%。
经济观察报日前报道称,北京部分二手住宅出现降价,同一楼盘中个别房源降价幅度超过10%。有调查称,北京近七成二手房业主降价。最新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前两天北京商品房住宅签约84套,与2016年相比明显下滑。
不仅如此,深圳的房价也开始下降。房天下数据研究中心4月2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4月17日—4月23日深圳新房成交量增价跌,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49911元,跌破“5万元”大关。
在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下,上海房地产市场快速上升的势头也有所缓和。数据显示,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2月下跌了0.1个百分点。
消息还没完。自5月1日起,北京部分银行的新房、二手房的首套房执行基准利率,二套房则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也就是 “定向加息”。此后,之前享受不同档次利率优惠的购房者,其利息支出将差距巨大。
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升级和加码,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环比下跌,加剧了市场观望情绪,调控让疯狂的楼市逐渐回归理性。
一系列的市场和政策信号越来越清晰,不少人惊叹:这回房价真要降了吗?
楼市变天了
部分楼盘降价并不代表房价普降大降,但是在经济学家、知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看来,中国楼市的天确实已经变了!必须用新的思维来看待当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中国房地产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已经今非昔比,如果固守过去的思维来预判下一步中国的房地产政策以及房价的走势,都会得出非常荒唐的结论。
如果从房地产周期而言,房地产市场的变局体现在,过去20年推动房价高速上涨的六大推动力,有三大动力已经熄火,其中包括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周期已经基本结束,货币的高发行周期渐进尾声,还有国际资本高流入的周期也已经结束。
房地产基本面四大变局
从基本面看,中国房地产也出现了四大变局:
一是供求关系逆转。在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超过30平米,户均拥有住房超过1.5套的情况下,除了极个别的城市,比如北京,80%以上的城市供需基本平衡,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大城市已经进入真正的存量房市场。
二是经济和货币周期逆转。过去18年中国房地产的周期和中国经济搞增长的周期重叠发挥效应,中国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货币化加速的过程中,货币化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房价的快速上涨和泡沫的累积,这在很多国家都是如此,但是,这个周期在终结。
三是人口周期的逆转。中国已经基本告别了过去的人口红利,不久的将来,中国人口绝对下降的转折点会到来,80后和90后两个最大的婴儿潮引发的住房井喷需求正在终结,未来中国的住房需求远低于开发商炒作的数量。
四是国际资本流入的逆转。随着中国经济高增长周期的终结,国际资本减缓流入中国。
这四大变局意味着,不管今年是否出台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的逻辑都已经出现了剧烈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市场可能出现的突发巨变必须要有心理准备。
况且,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市场迎来了真正“史上最严”的调控。而且,除了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限购限贷限售限离限价。更重要的是,今年3月份以来的调控风暴的目的已经变得非常简单粗暴:那就是,不准涨!
两个可怕的武器
在所有的举措里,除了限购这种常规性的武器,更可怕的是两个:
一是通过政策窗口限制房贷。在3月份央行发出通知的时候,限制房贷是最可怕的,因为这等于把水流给切断了;
二是限卖,限卖等于让市场停滞。一个高温的市场,不怕慢慢降温,最怕突然冷冻,因为市场的情绪都处在高度恐慌的状态,一旦交易停滞,导致的踩踏效应是很可怕的。
对于很多藐视市场调控的行为,必须认真研究历次调控的效果,其实,中国的每一次调控都是很有效果的,每一次调控以后市场都会出现调整,但中国房地产调控最大的问题是调控政策坚持不住,一旦市场出现真正的调整,政府立即就会放松调控,甚至政策立即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从打压到刺激,导致市场的报复性反弹,从而给市场造成的感觉是调控根本没用。
房价明显松动或在下半年
本次调控政策不断出台、升级,措施越来越严厉,调控肯定会产生效果,楼市降温是必然的,但有一些人仍在坚守“有生之年看不到房价下降”、“京沪永远涨”的论调。面对如此强硬的调控,讲究政治正确的调控,没有调控不了的价格,关键是要看是否真的下大力气调控。
马光远认为,这次楼市肯定“变天”,是因为这次调控的目的就是不让再涨了,膨胀的房地产泡沫已经让我们嗅到了脆裂的声音,高层不断要求金融稳定,这些信号解读起来并不复杂,千万不要在这个高点多博弈。
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去年的热点城市而言,市场降温是已经可以肯定的。比如北京,现在疯涨停止了,观望出现了,价格有谈的余地了。虽然绝大多数的楼盘没有出现实质性降价,但买卖双方都开始进入观望期而已。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会开始降价?马光远的观点是,房价的明显松动应该在6月份之后,整个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画风将完全逆转,这一轮始于2015年“3.30”的大疯狂划上句号。房地产政策将再次面临是否松动的尴尬。
中国楼市发展中的惨痛教训
总之,没有房价永远上涨不跌的神话。在中国的楼市历史中也有不少的惨痛教训,这些血的代价值得警醒。
➤ 1992-1993年的海南
1988年,海南从广东省脱离独立建省,成为了中国第五个享受特殊政策的特区,人才、资本蜂拥而至,房地产是最热的领域。
往海南房地产投资的钱成倍地增加,平均一年翻一倍多。在总人口不到700万的海南岛上,竟然有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1991年上半年,海口房价还是1200元/平米,一年多之后,已上涨到4000-5000元/平米。
1993年6月,国务院出台16条整顿措施,银根一缩,海南房地产热浪应声而落,2万多家房地产公司里,至少有95%破产倒闭。
留下的遗产是600多栋、共计1600多万平方米的“烂尾楼”,1.9万公顷闲置土地,数百亿的银行坏账,仅国有四大行就有300亿。
这些楼房,一直到2006-2007年左右才处理完毕。此时,海口的房价才勉强恢复到了1992年的水平。
➤ 2008-2009年的深圳
在一线城市里,真正有房价大跌经验的是深圳。
2005年、2006年深圳房价领涨全国。由于人民币升值,国际热钱涌入,带动了本地的投机资金,市场交易火爆,一个人一次性买上几十套的消息不绝于耳,完全是一副非理性繁荣的景象。
2007年四季度,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深圳房价在1年内跌掉了1/3。首付跌完了,业主们开始“断供”。几个月后,“四万亿”计划推出,深圳房价再度拔地而起,原地复活。
➤ 2011-2012年的温州
温州炒房团在2003年声名鹊起。
在“四万亿”推出后,银行贷款门槛大幅下降,加之实业成本上升,钱都去了金融和房地产。
2009、2010年左右,温州房价达到14000元/平米,仅次于京沪深,之后一年又飙涨了50%,超过了2万。
2011年,“四万亿”计划进入尾声,信贷投放门槛提高,随即整体性崩盘,“跑路”“跳楼”“地下钱庄清盘”成为2012年、2013年温州的关键词。温州产业转型艰难,房价至今未能复起。
➤ 2011-2012年的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就像2012年版本的海南。
2009年,鄂尔多斯GDP突破2000亿元,人均13.6万,位列全国第一。当时,京沪人均GDP仅有其一半,深圳只有其7成。
财富的积累直接催生当地的房地产开发,金融杠杆、高利贷、房产投机盛行一时,楼盘一经开盘便被抢购一空的情况屡屡出现。
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加上宏观调控,民间借贷风险爆发,资金链断裂,当年的近八成新建项目停工。至今,鄂尔多斯成为“鬼城”的典型代表,为人所谈论。
小心,别成了“接盘侠”
在一线热点城市房价出现回调迹象的同时,个别三四线城市却是另一番景象。
今日,财经评论作家叶檀撰文称,“五一”期间,盐城、太仓、湛江等三四线城市再现抢房潮。
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1. 房价被调控强行抑制,给予购房者明确的回报。
2. 货币购买力下降是共同预期,货币供应远远超过实体经济需求,货币被挤入投资市场。
3. 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投资品具有房地产的吸引力,房地产是投资市场最有魅力的妖精。
不过,对于三四线城市的火爆表象,叶檀做出了风险提醒:房地产狂欢总有结束的一天,财富总有通过房产税、遗产税解构的一天,越是疯狂的时候,高中低风险资产配置越是重要,诸位切记,在抢房的同时,切毋把资产配置抛诸脑后。
其实,真正看透的经济学家都在敲响警钟。近期,李迅雷说:“现状是,富人在卖房,穷人在买房,茅台价格上涨,猪肉、蔬菜价格下跌。”
马光远也说:“2016年是最好的买房窗口,2017年是卖房子。房价出现暴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价格回调是必然的,高净值人群应该减持房产。
目前的情况,已经不是“应该”,而是高净值人群真的已经在抛售房产。高净值的家庭在资产价格上涨之后的变现获利能力强,特别是房产价格上涨后的变现获利能力。
近日,兴业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高净值家庭已突破210万,他们持有的可投资金融资产占到了中国总体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的43%。在很多人决定买房入市的时候,高净值人群的选择是卖房。
真正高净值的人群早已预判到房价下跌,等着机会卖房。不早点出手,接下来想卖房可能会越来越难了。因为除了限购限贷等调控措施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观望的行列中,卖方的对手盘也将越来越少。
所以,在这个时候买房,必须警惕成为富人们出货的“接盘侠”。毕竟此时买房的首付比例已经较大幅度地提高,房贷利率也已经提高,买房的成本迅速上升。并且现在已经不能享受杠杆和利息优惠等能长期提高收益率的政策。
如果真的像经济学家预判的那样,房价在下半年松动下跌的话,买的房子就会变成负资产了,不仅没有收益,反而可能使自己被负债和还贷压力拖垮。
一次楼市崩盘,改变了日本社会的基因
日本人,不理财。
初次听说这事儿,是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欢迎午餐会上,按照在国内闲聊的套路,我向日本朋友问起他们是不是也做P2P?
翻译刘小姐费了半天劲解释了什么叫P2P,两位同席的基金会领导随即回复:NO、NO、NO,我们不但不P2P,不上网理财,不上网股票,也没有某某宝、某某通,甚至不上银行买基金国债,至于倒腾古玩字画、黄金汇率、房产楼花那就更甭提了,总之一句话,我们视理财如无物……
▲ 资料图:普通日本民居
啊?!——我停箸不食。
我告诉他们,在中国,不要说像他们这样年富力强的,上至80祖母,下到黄口小儿,用手机买个基金早已成燎原之势,这种信息化时代的理财早就超越了金融范畴,外延到社交领域,已然成为加深社会连接的重要纽带。
此外,我还语重心长的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无私相告,让这句点醒千千万万国人欲望的8字箴言跨海东渐——看着他们在翻译小姐的帮助下,终于把前后两个“理”的意思融会贯通之后,我心里顿时涌起一番对汉字的博大精深和中国式财商的自豪之情。哪知道,他们并没有做恍然大悟状,更没有立时追问如何才能让真金白银“理”上自己,从而日进斗金,大富大贵,反倒淡然回复:这个,刘桑,在日本人心里,理财跟赌博差不多,都属于投机……
听了这话,我不禁暗叹一声,默默端起面前的清酒,一饮而尽,浇熄了我胸中本欲传授中国版致富经的块垒。
后来知道,在日本,说起理财,差不多是个贬义词。绝大部分日本人理财只有两个套路,一个是存银行吃利息,利息是——基本没有(反正多年来他们也不通货膨胀,时不时还紧缩一下子,所以也不像中国人会琢磨负利率这事儿);一个是买房,但跟中国人不同的是,他们买房不是坐等升值(因为房价差不多一直在降),而是瞄着租金,大概一年是5、6个点——跟买基金差不多(还没扣还贷、房产税和物业费),其余的理财,日本老百姓基本都是敬鬼神而远之。
但是,发财是人性,难道日本人都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么?
当然不是,要说明其中缘由,还得从20多年前讲起——
当中国人开始改革开放时,日本人已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从朝鲜战争带给日本的好运开始,经历过战后复苏,1964年东京奥运会,到198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跟中国的高速增长让少数人先富起来不同的是,日本人爱搞“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爱喊“一亿总中流”——他们一共1.2亿人口,1亿都是中产阶级,直接搞成了共同富裕。城市化率从战后30%一跃到90%,农民妥妥的进城变成了市民——因为没有户籍这东西,同时城里的政客要讨好农民,因为他们是选举时最大的“票仓”,所以对待这些进城务工人员都是鞠躬欢迎,从不敢搞什么孩子没学籍,限制买房买车之类的小动作——奇怪的是,这种“不作为”好像也没造成什么收拾不了的局面,反倒真正实现了迄今为止最高效的现代化进程。
在1980年代,日本正经历他们的黄金时代,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普通家庭还是富豪老板,无论是大财阀还是小企业,整个社会都觉得日本前途和钱途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工人工资增加,企业利润上扬,即便1985年被美国按住牛头签了阴险的《广场协议》,日元被迫在一年间大涨一倍,造成的出口危机反而因为国际购买力的增加,使得普通日本人成了在全球能够“买买买”的扫货侠,随之而来的站在世界之巅的喜悦,幻化为万丈豪情,又内化为对于本土股市和楼市的狂热,从东京开始席卷全国的炒房热成为每个日本家庭的必修课。
根据当时的媒体记载,日本沉浸在一个“地价不倒”的神话中。当时东京地铁山手线(大概相当于北京2号线吧)内的土地价值已经可以买下整个美国——“买下美国,然后再把美国出租给美国人住”——这个著名的调侃意味深长:在日本民众心中,即便领土上仍然驻扎着美国占领军,但二战带来的战败屈辱,已经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了解构。于是,经济景气+金融宽松+民族自豪,三驾马车合流。银座、新宿这样的地方成为全民销金窟,夜夜笙歌,卡拉永远OK,当时凌晨喝多的人要想打到车回家,据说的哥要加价到100万才肯搭理。
东野圭吾在他那本有名的《解忧杂货店》里用超现实的方法做了现实的记录:竭尽所能买下一所小房子,然后用这个房子做抵押,向银行贷款,因为房价在疯狂上涨,因此银行会批给你更多的贷款,然后再用这些新贷款买更大更多的房子……如此往复,抛弃一切恐惧,勇往值钱!——直到1989年。
1989年的银行利率为2.59%,日本央行在一年时间里将之提升到6%,同时紧缩银根。这是政府“扑灭泡沫”政策的真操实练。而这种带有日式决绝的、已然超越了“休克疗法”的“切腹式”狠招,很快见效——1991年大量呆坏账拖死了诸多银行,倒闭潮滚滚红尘,那些杠杆加得太高的炒家接连倒下,股市同步崩溃——日经指数从最高时的4万跌倒1万,迄今未归……
老人们回忆起那些日子,真是不堪回首,于是,这段先甜后苦的痴恋化为四个大字,刺在了日本民族的背后——“不能投机”!
这四个字,因为过于惨痛,在漫长岁月中,不但蚀刻渐深,而且洇出边界——不要说炒股炒房,就算低风险投资,比如之上说的理财等等,都殃及池鱼,成为百姓避之不及的条件反射——总之,二十多年前的楼市一崩,不仅刺破了经济泡沫,某种程度上也好像刺破了日本自信,整个国家的上升曲线出现了拐点,与之对应的是,日本也从高歌猛进转轨成为一个“风险厌恶型”社会。
这种风险厌恶不仅仅影响着理财,恐怕也影响着日本的未来,在东京的这些日子里,我经常听人向我描述当下日本年轻一代的状况——本该朝气蓬勃、敢想敢干、肆意妄为、气吞宇宙的年纪,非但不像中国的同龄人一样激情创业、留学(中国青年的问题是过于激情),就连“世界辣么大我要去看看”的欲望也淡的很,主要不是因为钱,而是——多麻烦啊、不会外语啊(日本人外语确实不好)、日本多好,又干净、又安全,干嘛要费那个劲?
安全、安静、安之若素,这一代年轻人被称为“草食系”,相比于在泡沫经济时期那代青年人,一位名为近藤大介的日本作家这样评价:“他们根本不会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财富倍增,也不会有诸如以后自己开公司,将来上市的庞大野心。他们所想的只是如何维持目前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以及少得可怜的存款;他们不会打破成规,不会轻易失败,当然也不会取得巨大成功”——这当然可以被解读为某种“秩序”,但当一群本该叛逆、折腾、青春无忌的年轻人,也被不知不觉、群体性的修理成了日本盆景——这,恐怕还真的需要人们深思:在一个社会中,一味求安、求全、求稳是不是同样应该有尺度?
▲ 资料图:日本街头
日本人自己其实早就看出来这种风险厌恶引发的社会动能退化。一次座谈会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感叹,日本两次“有劲”的时代一个是明治维新后,一个是二战结束后,现在日本许多大企业、伟人几乎都是从那两个断代中产生。而现在这种畏惧风险,不愿出头的氛围,多多少少跟20多年前那个泡沫的破灭不无相关……
我们习惯于把中日做某种比较——相隔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相隔30年的房产狂热,之后呢,会不会也有另外一个30年的幽灵在不远处徘徊?
我们总说“前车之鉴”,有时候想,对于中国来说,日本在某种意义上真的很像一辆探路的开道车,我只希望我们不要浪费了他们已付出的代价——现在看来,那不仅仅是经济上“失去的20年”,而且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基因突变。
我们总说“预测未来”,有时候想,对于中国来说,日本在某种意义上真的很像“解忧杂货铺”里那个可以穿越时空的牛奶箱,如果你真心诚意的想获得指点,那你就一定会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