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被英国脱欧谈判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所笼罩,但伦敦目前仍是全球头号金融中心,关键是,其金融市场和服务所辐射的欧洲、中东以及非洲多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区域高度吻合。
“伦敦在融资方面的能力在全球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保险公司、养老金公司、主权财富基金等企业在伦敦市场上常年致力于寻找长期项目,其数量也是无与伦比的,而且上述企业都可以通过债券等方式对一带一路项目进行融资。”伦敦金融城亚洲事务大使马雪莉(SherryMadera)日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伦敦金融城而言,一个重要的优先工作就是为“一带一路”提供融资。
马雪莉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支持“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融资也是伦敦金融城的关键工作之一,为此她希望继续加深伦敦市场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思考,以及商讨如何参与其中进行融资。
为“一带一路”项目境外市场融资
据市场估计,“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基建投资总规模可能达到6万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报告则显示,到2030年,亚洲基建投资需求高达26万亿美元。
在建设“一带一路”项目过程中,中资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在境外市场筹集资金已经成为趋势。譬如,2016年以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铁建和中国中车两家公司在境外合计融资达11亿美元。
马雪莉也认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不仅需要公共资金支持,也需要私人资金的支持才能实现成功”。
当前中英关系良好,被认为是两国的“黄金时代”,去年9月,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访华时还重申“黄金时代”可以持续下去的愿望。马雪莉表示,从伦敦金融城的角度看,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融资是继续构建这种关系的良好例证,不仅是金融城这样的公共政府机构认为这是个好主意,金融城的各利益相关者也非常有兴趣参与,包括来到伦敦金融城的投资者,也包括伦敦市场上像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这样的市场力量,都希望致力于把“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到具体项目上。
马雪莉认为,在“一带一路”的融资需求和伦敦投资者之间,存在真正契合点。
虽然面临英国脱欧阴霾,但国际上主要的大型跨国金融机构,仍把伦敦作为其欧洲、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区域总部,依托这样的总部可以实现尽可能广泛的人才辐射,从而对这些地区的业务进行条线化管理。
以渣打银行为例,其办公室遍布中东和非洲等地,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高度重合,马雪莉指出,他们也认为可以把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知识同建设中的财务需求结合起来。
不过,金融机构的具体参与方式还有待商榷,比如,究竟是采取直接融资的方式,还是结构性贷款,或是建立可投资的债券或结构性产品,并随后寻找投资者等,这有待于“一带一路”项目参与者的回答。
刚刚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获得了一系列成果,比如,中国将于2019年举办第二届高峰论坛,各方共形成了270多项有代表性的成果,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相关协议的国家及国际组织总数达到68个。
马雪莉希望峰会的成果能让全球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的内涵,和参会者密切合作,确定需要的融资方式。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支持“一带一路”中绿色可持续发展融资是伦敦金融城的要务之一,马雪莉透露,伦敦金融城与由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正在共同努力制定“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希望能在今年9月完成。
此前,中英两国央行共同发起成立二十国集团(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鼓励商业部门加强绿色金融创新和境内外绿色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中国银行则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了首只中国绿色资产担保债券。
保险业扎进“一带一路”市场
除了融资,伦敦的保险业企业面对“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巨大商机也跃跃欲试。
此前瑞再企商保险有限公司发布研究报告称,“一带一路”计划带来大量基建项目和贸易自由化,也将促进国内外商业保险费的增长。预计2015年~2030年间,“一带一路”将有望推升中国商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长230亿美元。
“我认为在这方面伦敦保险市场已经准备好发力扎进这个市场了。”马雪莉对记者表示,英国保险业协会认为中国和亚洲地区是他们最有兴趣的区域之一。
“我们认为保险和保险产品将发挥关键作用:在考虑融资时,人们会思考地缘政治风险和施工风险,所有这些风险都需要定价,而伦敦在保险业方面一直是领先者。”马雪莉表示,看“一带一路”国家时,可以发现各国的风险差异较大。“平时我们说一些事情‘不安全’,用财务角度讲,就是存在高风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可投保,只是价格需要适合金融市场所承担的风险。”
例如,如果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电厂或港口这样的绿地投资项目,就存在着建设风险、时间风险以及现金流风险。马雪莉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充分考虑了地缘政治风险以后,寻求具有较短期限的银行业务会更好,然而在第二阶段开始运作时,有可能出现地缘政治风险,环境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此时需要创建一种在数十年内能长期使用的保险产品,在这些方面,伦敦市场非常成熟。
尽管被英国脱欧谈判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所笼罩,但伦敦目前仍是全球头号金融中心,关键是,其金融市场和服务所辐射的欧洲、中东以及非洲多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区域高度吻合。
“伦敦在融资方面的能力在全球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保险公司、养老金公司、主权财富基金等企业在伦敦市场上常年致力于寻找长期项目,其数量也是无与伦比的,而且上述企业都可以通过债券等方式对一带一路项目进行融资。”伦敦金融城亚洲事务大使马雪莉(SherryMadera)日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伦敦金融城而言,一个重要的优先工作就是为“一带一路”提供融资。
马雪莉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支持“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融资也是伦敦金融城的关键工作之一,为此她希望继续加深伦敦市场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思考,以及商讨如何参与其中进行融资。
为“一带一路”项目境外市场融资
据市场估计,“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基建投资总规模可能达到6万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报告则显示,到2030年,亚洲基建投资需求高达26万亿美元。
在建设“一带一路”项目过程中,中资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在境外市场筹集资金已经成为趋势。譬如,2016年以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铁建和中国中车两家公司在境外合计融资达11亿美元。
马雪莉也认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不仅需要公共资金支持,也需要私人资金的支持才能实现成功”。
当前中英关系良好,被认为是两国的“黄金时代”,去年9月,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访华时还重申“黄金时代”可以持续下去的愿望。马雪莉表示,从伦敦金融城的角度看,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融资是继续构建这种关系的良好例证,不仅是金融城这样的公共政府机构认为这是个好主意,金融城的各利益相关者也非常有兴趣参与,包括来到伦敦金融城的投资者,也包括伦敦市场上像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这样的市场力量,都希望致力于把“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到具体项目上。
马雪莉认为,在“一带一路”的融资需求和伦敦投资者之间,存在真正契合点。
虽然面临英国脱欧阴霾,但国际上主要的大型跨国金融机构,仍把伦敦作为其欧洲、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区域总部,依托这样的总部可以实现尽可能广泛的人才辐射,从而对这些地区的业务进行条线化管理。
以渣打银行为例,其办公室遍布中东和非洲等地,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高度重合,马雪莉指出,他们也认为可以把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知识同建设中的财务需求结合起来。
不过,金融机构的具体参与方式还有待商榷,比如,究竟是采取直接融资的方式,还是结构性贷款,或是建立可投资的债券或结构性产品,并随后寻找投资者等,这有待于“一带一路”项目参与者的回答。
刚刚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获得了一系列成果,比如,中国将于2019年举办第二届高峰论坛,各方共形成了270多项有代表性的成果,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相关协议的国家及国际组织总数达到68个。
马雪莉希望峰会的成果能让全球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的内涵,和参会者密切合作,确定需要的融资方式。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支持“一带一路”中绿色可持续发展融资是伦敦金融城的要务之一,马雪莉透露,伦敦金融城与由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正在共同努力制定“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希望能在今年9月完成。
此前,中英两国央行共同发起成立二十国集团(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鼓励商业部门加强绿色金融创新和境内外绿色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中国银行则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了首只中国绿色资产担保债券。
保险业扎进“一带一路”市场
除了融资,伦敦的保险业企业面对“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巨大商机也跃跃欲试。
此前瑞再企商保险有限公司发布研究报告称,“一带一路”计划带来大量基建项目和贸易自由化,也将促进国内外商业保险费的增长。预计2015年~2030年间,“一带一路”将有望推升中国商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长230亿美元。
“我认为在这方面伦敦保险市场已经准备好发力扎进这个市场了。”马雪莉对记者表示,英国保险业协会认为中国和亚洲地区是他们最有兴趣的区域之一。
“我们认为保险和保险产品将发挥关键作用:在考虑融资时,人们会思考地缘政治风险和施工风险,所有这些风险都需要定价,而伦敦在保险业方面一直是领先者。”马雪莉表示,看“一带一路”国家时,可以发现各国的风险差异较大。“平时我们说一些事情‘不安全’,用财务角度讲,就是存在高风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可投保,只是价格需要适合金融市场所承担的风险。”
例如,如果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电厂或港口这样的绿地投资项目,就存在着建设风险、时间风险以及现金流风险。马雪莉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充分考虑了地缘政治风险以后,寻求具有较短期限的银行业务会更好,然而在第二阶段开始运作时,有可能出现地缘政治风险,环境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此时需要创建一种在数十年内能长期使用的保险产品,在这些方面,伦敦市场非常成熟。尽管被英国脱欧谈判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所笼罩,但伦敦目前仍是全球头号金融中心,关键是,其金融市场和服务所辐射的欧洲、中东以及非洲多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区域高度吻合。
“伦敦在融资方面的能力在全球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保险公司、养老金公司、主权财富基金等企业在伦敦市场上常年致力于寻找长期项目,其数量也是无与伦比的,而且上述企业都可以通过债券等方式对一带一路项目进行融资。”伦敦金融城亚洲事务大使马雪莉(SherryMadera)日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伦敦金融城而言,一个重要的优先工作就是为“一带一路”提供融资。
马雪莉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支持“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融资也是伦敦金融城的关键工作之一,为此她希望继续加深伦敦市场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思考,以及商讨如何参与其中进行融资。
为“一带一路”项目境外市场融资
据市场估计,“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基建投资总规模可能达到6万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报告则显示,到2030年,亚洲基建投资需求高达26万亿美元。
在建设“一带一路”项目过程中,中资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在境外市场筹集资金已经成为趋势。譬如,2016年以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铁建和中国中车两家公司在境外合计融资达11亿美元。
马雪莉也认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不仅需要公共资金支持,也需要私人资金的支持才能实现成功”。
当前中英关系良好,被认为是两国的“黄金时代”,去年9月,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访华时还重申“黄金时代”可以持续下去的愿望。马雪莉表示,从伦敦金融城的角度看,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融资是继续构建这种关系的良好例证,不仅是金融城这样的公共政府机构认为这是个好主意,金融城的各利益相关者也非常有兴趣参与,包括来到伦敦金融城的投资者,也包括伦敦市场上像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这样的市场力量,都希望致力于把“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到具体项目上。
马雪莉认为,在“一带一路”的融资需求和伦敦投资者之间,存在真正契合点。
虽然面临英国脱欧阴霾,但国际上主要的大型跨国金融机构,仍把伦敦作为其欧洲、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区域总部,依托这样的总部可以实现尽可能广泛的人才辐射,从而对这些地区的业务进行条线化管理。
以渣打银行为例,其办公室遍布中东和非洲等地,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高度重合,马雪莉指出,他们也认为可以把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知识同建设中的财务需求结合起来。
不过,金融机构的具体参与方式还有待商榷,比如,究竟是采取直接融资的方式,还是结构性贷款,或是建立可投资的债券或结构性产品,并随后寻找投资者等,这有待于“一带一路”项目参与者的回答。
刚刚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获得了一系列成果,比如,中国将于2019年举办第二届高峰论坛,各方共形成了270多项有代表性的成果,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相关协议的国家及国际组织总数达到68个。
马雪莉希望峰会的成果能让全球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的内涵,和参会者密切合作,确定需要的融资方式。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支持“一带一路”中绿色可持续发展融资是伦敦金融城的要务之一,马雪莉透露,伦敦金融城与由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正在共同努力制定“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希望能在今年9月完成。
此前,中英两国央行共同发起成立二十国集团(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鼓励商业部门加强绿色金融创新和境内外绿色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中国银行则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了首只中国绿色资产担保债券。
保险业扎进“一带一路”市场
除了融资,伦敦的保险业企业面对“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巨大商机也跃跃欲试。
此前瑞再企商保险有限公司发布研究报告称,“一带一路”计划带来大量基建项目和贸易自由化,也将促进国内外商业保险费的增长。预计2015年~2030年间,“一带一路”将有望推升中国商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长230亿美元。
“我认为在这方面伦敦保险市场已经准备好发力扎进这个市场了。”马雪莉对记者表示,英国保险业协会认为中国和亚洲地区是他们最有兴趣的区域之一。
“我们认为保险和保险产品将发挥关键作用:在考虑融资时,人们会思考地缘政治风险和施工风险,所有这些风险都需要定价,而伦敦在保险业方面一直是领先者。”马雪莉表示,看“一带一路”国家时,可以发现各国的风险差异较大。“平时我们说一些事情‘不安全’,用财务角度讲,就是存在高风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可投保,只是价格需要适合金融市场所承担的风险。”
例如,如果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电厂或港口这样的绿地投资项目,就存在着建设风险、时间风险以及现金流风险。马雪莉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充分考虑了地缘政治风险以后,寻求具有较短期限的银行业务会更好,然而在第二阶段开始运作时,有可能出现地缘政治风险,环境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此时需要创建一种在数十年内能长期使用的保险产品,在这些方面,伦敦市场非常成熟。
尽管被英国脱欧谈判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所笼罩,但伦敦目前仍是全球头号金融中心,关键是,其金融市场和服务所辐射的欧洲、中东以及非洲多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区域高度吻合。
“伦敦在融资方面的能力在全球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保险公司、养老金公司、主权财富基金等企业在伦敦市场上常年致力于寻找长期项目,其数量也是无与伦比的,而且上述企业都可以通过债券等方式对一带一路项目进行融资。”伦敦金融城亚洲事务大使马雪莉(SherryMadera)日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伦敦金融城而言,一个重要的优先工作就是为“一带一路”提供融资。
马雪莉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支持“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融资也是伦敦金融城的关键工作之一,为此她希望继续加深伦敦市场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思考,以及商讨如何参与其中进行融资。
为“一带一路”项目境外市场融资
据市场估计,“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基建投资总规模可能达到6万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报告则显示,到2030年,亚洲基建投资需求高达26万亿美元。
在建设“一带一路”项目过程中,中资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在境外市场筹集资金已经成为趋势。譬如,2016年以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铁建和中国中车两家公司在境外合计融资达11亿美元。
马雪莉也认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不仅需要公共资金支持,也需要私人资金的支持才能实现成功”。
当前中英关系良好,被认为是两国的“黄金时代”,去年9月,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访华时还重申“黄金时代”可以持续下去的愿望。马雪莉表示,从伦敦金融城的角度看,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融资是继续构建这种关系的良好例证,不仅是金融城这样的公共政府机构认为这是个好主意,金融城的各利益相关者也非常有兴趣参与,包括来到伦敦金融城的投资者,也包括伦敦市场上像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这样的市场力量,都希望致力于把“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到具体项目上。
马雪莉认为,在“一带一路”的融资需求和伦敦投资者之间,存在真正契合点。
虽然面临英国脱欧阴霾,但国际上主要的大型跨国金融机构,仍把伦敦作为其欧洲、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区域总部,依托这样的总部可以实现尽可能广泛的人才辐射,从而对这些地区的业务进行条线化管理。
以渣打银行为例,其办公室遍布中东和非洲等地,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高度重合,马雪莉指出,他们也认为可以把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知识同建设中的财务需求结合起来。
不过,金融机构的具体参与方式还有待商榷,比如,究竟是采取直接融资的方式,还是结构性贷款,或是建立可投资的债券或结构性产品,并随后寻找投资者等,这有待于“一带一路”项目参与者的回答。
刚刚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获得了一系列成果,比如,中国将于2019年举办第二届高峰论坛,各方共形成了270多项有代表性的成果,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相关协议的国家及国际组织总数达到68个。
马雪莉希望峰会的成果能让全球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的内涵,和参会者密切合作,确定需要的融资方式。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支持“一带一路”中绿色可持续发展融资是伦敦金融城的要务之一,马雪莉透露,伦敦金融城与由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正在共同努力制定“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希望能在今年9月完成。
此前,中英两国央行共同发起成立二十国集团(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鼓励商业部门加强绿色金融创新和境内外绿色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中国银行则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了首只中国绿色资产担保债券。
保险业扎进“一带一路”市场
除了融资,伦敦的保险业企业面对“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巨大商机也跃跃欲试。
此前瑞再企商保险有限公司发布研究报告称,“一带一路”计划带来大量基建项目和贸易自由化,也将促进国内外商业保险费的增长。预计2015年~2030年间,“一带一路”将有望推升中国商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长230亿美元。
“我认为在这方面伦敦保险市场已经准备好发力扎进这个市场了。”马雪莉对记者表示,英国保险业协会认为中国和亚洲地区是他们最有兴趣的区域之一。
“我们认为保险和保险产品将发挥关键作用:在考虑融资时,人们会思考地缘政治风险和施工风险,所有这些风险都需要定价,而伦敦在保险业方面一直是领先者。”马雪莉表示,看“一带一路”国家时,可以发现各国的风险差异较大。“平时我们说一些事情‘不安全’,用财务角度讲,就是存在高风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可投保,只是价格需要适合金融市场所承担的风险。”
例如,如果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电厂或港口这样的绿地投资项目,就存在着建设风险、时间风险以及现金流风险。马雪莉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充分考虑了地缘政治风险以后,寻求具有较短期限的银行业务会更好,然而在第二阶段开始运作时,有可能出现地缘政治风险,环境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此时需要创建一种在数十年内能长期使用的保险产品,在这些方面,伦敦市场非常成熟。尽管被英国脱欧谈判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所笼罩,但伦敦目前仍是全球头号金融中心,关键是,其金融市场和服务所辐射的欧洲、中东以及非洲多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区域高度吻合。
“伦敦在融资方面的能力在全球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保险公司、养老金公司、主权财富基金等企业在伦敦市场上常年致力于寻找长期项目,其数量也是无与伦比的,而且上述企业都可以通过债券等方式对一带一路项目进行融资。”伦敦金融城亚洲事务大使马雪莉(SherryMadera)日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伦敦金融城而言,一个重要的优先工作就是为“一带一路”提供融资。
马雪莉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支持“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融资也是伦敦金融城的关键工作之一,为此她希望继续加深伦敦市场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思考,以及商讨如何参与其中进行融资。
为“一带一路”项目境外市场融资
据市场估计,“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基建投资总规模可能达到6万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报告则显示,到2030年,亚洲基建投资需求高达26万亿美元。
在建设“一带一路”项目过程中,中资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在境外市场筹集资金已经成为趋势。譬如,2016年以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铁建和中国中车两家公司在境外合计融资达11亿美元。
马雪莉也认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不仅需要公共资金支持,也需要私人资金的支持才能实现成功”。
当前中英关系良好,被认为是两国的“黄金时代”,去年9月,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访华时还重申“黄金时代”可以持续下去的愿望。马雪莉表示,从伦敦金融城的角度看,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融资是继续构建这种关系的良好例证,不仅是金融城这样的公共政府机构认为这是个好主意,金融城的各利益相关者也非常有兴趣参与,包括来到伦敦金融城的投资者,也包括伦敦市场上像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这样的市场力量,都希望致力于把“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到具体项目上。
马雪莉认为,在“一带一路”的融资需求和伦敦投资者之间,存在真正契合点。
虽然面临英国脱欧阴霾,但国际上主要的大型跨国金融机构,仍把伦敦作为其欧洲、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区域总部,依托这样的总部可以实现尽可能广泛的人才辐射,从而对这些地区的业务进行条线化管理。
以渣打银行为例,其办公室遍布中东和非洲等地,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高度重合,马雪莉指出,他们也认为可以把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知识同建设中的财务需求结合起来。
不过,金融机构的具体参与方式还有待商榷,比如,究竟是采取直接融资的方式,还是结构性贷款,或是建立可投资的债券或结构性产品,并随后寻找投资者等,这有待于“一带一路”项目参与者的回答。
刚刚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获得了一系列成果,比如,中国将于2019年举办第二届高峰论坛,各方共形成了270多项有代表性的成果,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相关协议的国家及国际组织总数达到68个。
马雪莉希望峰会的成果能让全球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的内涵,和参会者密切合作,确定需要的融资方式。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支持“一带一路”中绿色可持续发展融资是伦敦金融城的要务之一,马雪莉透露,伦敦金融城与由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正在共同努力制定“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希望能在今年9月完成。
此前,中英两国央行共同发起成立二十国集团(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鼓励商业部门加强绿色金融创新和境内外绿色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中国银行则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了首只中国绿色资产担保债券。
保险业扎进“一带一路”市场
除了融资,伦敦的保险业企业面对“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巨大商机也跃跃欲试。
此前瑞再企商保险有限公司发布研究报告称,“一带一路”计划带来大量基建项目和贸易自由化,也将促进国内外商业保险费的增长。预计2015年~2030年间,“一带一路”将有望推升中国商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长230亿美元。
“我认为在这方面伦敦保险市场已经准备好发力扎进这个市场了。”马雪莉对记者表示,英国保险业协会认为中国和亚洲地区是他们最有兴趣的区域之一。
“我们认为保险和保险产品将发挥关键作用:在考虑融资时,人们会思考地缘政治风险和施工风险,所有这些风险都需要定价,而伦敦在保险业方面一直是领先者。”马雪莉表示,看“一带一路”国家时,可以发现各国的风险差异较大。“平时我们说一些事情‘不安全’,用财务角度讲,就是存在高风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可投保,只是价格需要适合金融市场所承担的风险。”
例如,如果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电厂或港口这样的绿地投资项目,就存在着建设风险、时间风险以及现金流风险。马雪莉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充分考虑了地缘政治风险以后,寻求具有较短期限的银行业务会更好,然而在第二阶段开始运作时,有可能出现地缘政治风险,环境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此时需要创建一种在数十年内能长期使用的保险产品,在这些方面,伦敦市场非常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