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 今年夏天,学者刘姝威一篇题为《证券市场供给侧改革的建议》的长微博和一份证监会对圣泉集团董事长等关于新三板发展建议的答复函,在渐趋冷清的新三板市场中引起热议。
新三板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分层、交易等制度应该朝什么方向改革;如何破除目前改革的掣肘等成为大家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今日起本报开设“寻找新三板发展大智慧”专栏,首篇就来谈谈业内分歧较大的新三板定位问题。希望业内专家和市场参与各方积极来稿,为新三板的发展出谋划策。
今年上半年以来,随着新三板企业挂牌数量增速放缓和做市指数持续下跌,转板和摘牌潮愈演愈烈,关于新三板究竟应该如何定位的争议再次出现。近日,中央财经大学刘姝威教授的一篇题为《证券市场供给侧改革的建议》的长微博,引发了大家对于新三板发展的热烈讨论。
上证报记者联系了刘姝威教授,刘教授坦言自己的观点是一家之言,并非定论。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新三板市场的定位或是一个“伪命题”,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推动改革和发展,使之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又一道风景线”。
新三板成为“预备板”?
刘姝威教授在题为《证券市场供给侧改革的建议》的长微博中表示,证券市场的供给侧改革应该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基础,取消A股直接申报IPO的审核模式,转变为从“新三板转到主板”的模式。
换句话说,通过新三板作为主板“预备板”的制度安排,解决多层次资本市场间彼此脱节的问题。这一观点在新三板业界不乏拥护者。多家券商研究人士通过受访或研报,呼应了刘姝威教授的观点,也有人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
安信证券诸海滨团队就此专门发布研报以阐明立场――新三板目前被定位为预备板对市场而言或非坏事。研报以海外知名资本市场的经验作为参考佐证这一观点。
纳斯达克市场2000年以前也有大量公司转向纽交所,2005年以前的日本JASDAQ市场,在这些二板或者三板市场真正成熟强大之前,都不可避免地、阶段性地承担了“预备板”的角色。
而中泰证券张帆团队在2017年新三板中期投资策略中指出,上半年,新三板的股权投资市场和A股预备板的属性更加明显,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企业总量超过1.1万家,整体成长性平淡,质地明显分化;市场整体流动性较弱,交易集中于少量企业;新三板企业加快A股IPO进程,因IPO和其他原因的摘牌数量快速上升。
中信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的中期策略报告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预备板性质渐现,并购池地位上升,同时也给出了具体的数据支撑依据。
2017年上半年,挂牌企业上市辅导热情高涨,共有498家挂牌企业处于上市辅导状态,其中新增226家进行上市辅导,较2016年下半年的97家大幅增加;新三板企业作为标的方发生的股权转让事件大幅增加,共发生1640例,较2016年下半年的471例大幅增加;挂牌速度放缓,新增挂牌企业1308家,较2016年下半年的2486家和2016年上半年的2497家大幅减少,且每月新增挂牌企业数呈放缓状态;做市转协议热潮涌现,194家做市转让的企业转为协议转让,较2016年下半年70家大幅增加……
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组负责人彭海则认为,新三板不应该定位成预备板,走上香港创业板衰落的老路。
彭海指出,香港创业板最早的定位即是“亚洲纳斯达克”――主板市场以外的一个完全独立的新股票市场,并与主板市场具有同等地位。然而,2000年的一场全球性的互联网科技泡沫破裂,香港创业板亦受到重挫,港交所将香港创业板重新定位为主板的踏脚石,随之而开启的转板制度将这一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独立资本市场抛向深渊,从此一蹶不振。
“刘姝威教授的建议,实际上就是把新三板定位成主板的预备板,未来的政策跟独立市场制度建设肯定不一样。按此方案短期可活跃新三板市场的交易量,但真正好的企业必然会走向主板,最后新三板整体市值会下降,更多的公司以壳的形式存在。”彭海强调这样的定位对于新三板是不公平的。“虽然新三板与香港创业板路径可能不一样,但资金的选择结局还是一样的。”
是苗圃也是土壤
事实上,对于新三板市场的定位问题,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今年2月10日的监管工作会议上谈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时曾指出,新三板既要有苗圃功能,又要发挥土壤功能。让一批创新能力强、诚实守信、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能够转板的就转板,不愿意转板的就在新三板里面绽放”,这是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又一道风景线。
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新三板市场的定位是个“伪命题”,新三板并非“预备板”,至少绝非仅仅是“预备板”。
“我不太同意新三板市场定位不明确的说法,无论在股转公司划归证监会的非公部管理指导,还是在证券法二审草案,抑或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一系列文件当中,新三板是不同于沪深交易所的、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场所。”
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认为,目前新三板的独立市场定位是明确的。“大家之所以迷茫是由于新三板未来的发展方向未定,具体说就是走哪一条路径,具体怎么和资本市场的其他板块进行配合。按照官方的表态,针对差异化的新三板企业提供不同的制度供给,目前需要的是动用各方的力量进行更积极、有效、切实的政策协调和推进。”
鼎锋资产合伙人、鼎锋明德董事长汪少炎也曾公开表示,新三板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一环,是一个公开的股权投资和并购市场,而不是主板或者其他板块的一个补充或预备。
对于刘姝威教授的观点,汪少炎强调,新三板未来将成为一个开放的独立市场。“说新三板是A股的预备板是不全面的,刘姝威教授说出了一部分事实,但不是全部的事实,而且这部分事实的发生是有原因的。由于整个新三板发展的速度太快、量太大,总体治理跟不上来,导致目前新三板出现分化情况,部分摘牌、部分IPO、部分选择其他资本路径,这是新三板发展历程中特殊阶段的一个现象,肯定不是新三板的全部。”
专家各抒己见,新三板到底会如何定位呢?(原标题:业内人士谈新三板定位:是苗圃也是土壤 成长中寻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