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正在推进中,但电力行业发展仍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包括资源利用效率低、交易机制缺失等。
8月20日,由国研智库(DRTT)主办、国研智库创新科学园智慧能源事业部承办的“售电侧改革发展趋势座谈会”在北京亦庄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院士在致辞时表示,2015年中发9号文已经把积极开展售电侧和需求侧改革作为重要内容。在改革的推进过程中,要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售电侧改革的重要作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电网高度融合,对售电侧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这种融合在北京亦庄已有实践,研究和推广这样的案例不仅对亦庄有意义,对全国更有意义。照此趋势,可能会催生一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售电侧、用电侧改革的新型企业,将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实现多赢。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动能源体制革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这体现了国家对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视,并为电力体制改革提出了方向。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实际上,我国电力行业发展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交易机制缺失的问题,比如节能高效环保机组利用不充分,导致供需不匹配,存在个别区域窝电和缺电并存等现象;价格关系问题尚未理顺,市场化定价机制亟待完善。尽管当前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全面开启,电力价格垄断问题已经破冰,但现行电价调整往往滞后于成本的变化,仍存在难以及时、合理地反映用电成本、市场供求等状况;发展机制仍需健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仍面临窘境;现有的一些电力法律法规不能适应现实需要,亟待修订等,这些都对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电力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在保证能源供应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售电侧改革的重点在于售电主体的定位以及跟其他主体的关联关系,即如何准确定位、如何探索责任边界、面对新形势如何实现创新。同时,要注重两方面的结合,首先要结合好电量与容量的关系;其次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供应侧与需求侧的充分对接。此外,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要并重,推动售电侧改革。在政策层面,需要探索怎样提供好的激励政策,保证各参与方有合理的经济效益,其核心是电价政策。
国家要在总结市场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相关配套法规等;在企业层面,要在企业定位、商业模式等方面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原标题:评论:应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售电侧改革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