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一家高校提供每天25元的“共享宿舍”受到了舆论的广泛关注。舆论对于高校宿舍“共享”大多持支持态度,并期待高校资源能有更多开放与共享。
有舆论把成都高校的“共享宿舍”,称为是全国首家“共享宿舍”。或许从概念上看,的确如此,但从实际看,我国高校早已有“共享宿舍”。2015年,云南大理大学将宿舍楼变为青年旅社,在假期旅游旺季向游客提供,建设类似于“青年旅舍”的服务模式,以缓解旺季大理古城周边游客住宿的接待压力。住在大学宿舍每晚的费用为15~25元。这和这所高校推出的“共享宿舍”基本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两年前,大理学院把宿舍楼改为青年旅社的做法,和现在成都这所高校提供“共享宿舍”所面对的舆论环境是很不相同的。当时有不少媒体评论持明确反对态度,认为这是大学掉进了钱眼里,把宿舍楼变为旅社,让大学商业化味道太浓,而且认为开放校园也会产生不安全因素。那么,为何两年前舆论会反对大学开放宿舍,而现在却点赞“共享宿舍”呢?
是两年间社会舆论对大学开放的观念改变了吗?笔者并不这么认为。两者的差别在于成都把高校“共享宿舍”的故事说好了,让舆论没有感觉到商业化味道。事实上,成都高校的“共享宿舍”,由地方政府主导走公益路线,而云南大理大学把宿舍改为青年旅社向游客开放,给人的感觉是商业化味道挺浓。
而在笔者看来,高校向社会开放,要建立长效机制,真正实现“共享”,需要的是大理学院那样的市场机制。舆论应该理性分析高校校园开放,而非凭感觉去判断。
成都高校的“共享宿舍”,推出的理念是让人回到大学宿舍、重温大学时光,而介绍的例子,也是一位实习生,住进共享宿舍18天只花费425元。据报道,改建“共享宿舍”的费用由政府出资,学校收取的住宿费,也作为学生勤工助学的开支。因此这给人的感觉是真正有共享的味道。
而大理大学的青年旅社呢?当时有媒体算了一笔账,学校有600个房间、3000余张床,每个房间每天收费60~100元,那如果每天满员的话,至少收入3.6万元,一半入住,也至少收入1.8万元。这么一算,感觉大学是在用宿舍挣钱。可是,大学开发假期闲置的资源有什么问题?难道宁愿让其空着吗?另外,一个床位15~25元,条件可能比成都共享宿舍差,可是,这笔费用可以支付学校的管理费、维护费,多余的经费可用于办学,这不也是共享吗?
其实,与成都“共享宿舍”模式对比,大理大学的青年旅社模式,更具可持续性。成都“共享宿舍”的改建费用来自政府,如果没有政府投入,学校从哪儿来钱改建?又怎么可能做到所有收入给学生勤工助学?而大理大学向旅客收费,做到开支平衡或略有盈余,这是可以长期做下去的。
很显然,接受面向市场的校园开放模式,是让学校资源能够真正共享起来的关键所在。在国外,很多大学都会要求住宿的学生在放假时搬走宿舍里的物品,因为学校要把宿舍开放给访问学者或做青年旅社。学校这样做,是因为一方面只收学生截至放假时的住宿费,因此假期时的宿舍学校有支配权,再就是学校开放宿舍,既可以从中获得一笔收入用于办学,又可以给游客低价的住宿。
近年来,我国社会舆论一直呼吁大学要向社会开放,可是,却由于缺乏可持续的开放机制,大学一直开放不起来。包括图书馆、体育馆等资源的开放,一直停留在“说说”上面。抛开开放后的安全问题,这些场地如果全免费开放,那开放的管理费、维护费从何而来?如果要求大学免费开放,又没有政府补贴,那是没有大学有这方面的积极性的。
可行的开放机制无非两种选择:一是由政府设立专门的高校开放基金,由第三方机构来运作高校开放。具体而言,将所有高校资源整合起来,列出清单,供社区居民选择,社区居民要享受高校资源,可办会员卡,作为通行高校校门的凭证,而机构则招募志愿者参与高校开放的管理和维护。二是由高校结合本校资源(宿舍、图书馆、体育馆等)的情况,在征求全校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开放方案,可根据开放成本收取费用,并向社会和师生公布收支情况。
只有建立合理的开放机制,高校资源才能向社会开放,被更多共享。(原标题:熊丙奇:共享高校资源需建立可持续的开放机制)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