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再次成为中国以及欧洲家电企业的共同发力点。以智能音箱为例,前有海外巨头谷歌、亚马逊等,随后国产品牌京东、小米等也推出了相应产品,这些“智能化”的音箱不仅搭载语音识别等创新技术,而且在智能应用功能上也颇有建树,有的甚至可以通过程序更新做到对1.5万个功能进行响应。但是玩过乐过以后,这些智能电器、设备的热度能持续多久呢?很难说。
很多用户过了试用的新鲜劲后,最终没能逃脱“只记得几个常用功能”的窘境。比如传说中根据“探雷”衍生的扫地机器人,宣传中经常将此物描绘成“解放”主妇的划时代产品,小家伙在广告中路径规划完美、行走自如,智能规避障碍。但在国内主流的户型住宅中,扫地机器人经常“晕头转向”,用一位网友的话说“经常被困在角落里撞墙”。说到底,智能家电的实际应用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目前来看,智能家电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一是单品智能,二是同品牌跨品类的整合,三是不同品牌之间的互联互通。需要强调的是,三个阶段层层递进的难度可能越来越大。因为单独做加法容易,大不了把别人的技术“拿来”用,但是整合在一起所牵扯的数据、测试、计算就可能大大增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时候单品智能即便华而不实,但也能打开市场,而智慧家庭却始终叫好不叫座,毕竟消费者尝鲜的心态是有的,但要让他们全盘接收商家“设计”好的生活方式——对不起,说服力还不够。(原标题:IFA展上看智能家电,市场化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