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账户可注销了”!近日,有互联网巨头更新的服务协议或隐私政策中悄然加了这一项功能,不少用户认为“这简直是刚需”。
关于“大数据时代”的段子已经数不胜数,比如某人打电话到披萨店订餐,刚报上会员卡号码,客服就调出了他的家庭、公司地址,顾客刚说要点一个海鲜披萨,客服就建议他不要买海鲜披萨,因为根据医疗记录,他的血压和胆固醇都偏高。然后客服又根据他此前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低脂健康食谱》的信息,推荐了低脂健康披萨。此外,客服还知道他家有几口人,他的母亲上月刚刚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应该少吃点。顾客想刷卡时,客服表示“您的信用卡已经刷爆了”。最后,客服还说,根据全球定位系统,您正骑着一辆车号为某某的摩托车在某某路段,骑车过来取披萨大概需要30分钟……
流行的段子当然有夸张之处,但是当我们越来越依赖于网购和各种手机APP的时候,我们的隐私也的确在悄无声息地泄露出去。近年来互联网电商行业泄密事件频频出现,重大典型的包括:“当当网”账户多次遭盗刷,“1号店”员工内外勾结泄露客户信息,腾讯7000多万QQ群遭泄露,携程技术漏洞导致用户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等泄露等等。
这一系列的事件可绝非段子,那些因为隐私泄露而遭遇“精准诈骗”的人,损失的也是真金白银。据报道,正是为了保证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国家标准委等四部门才启动了隐私条款专项工作,首批对京东、淘宝等网络产品和服务的隐私条款进行评审。8月24日评审结束后,支付宝、京东等纷纷更新了服务协议或隐私政策,其中,京东、支付宝等增加了“注销账号”的功能。
如今的很多网络服务是不能注销账户、删除记录的,你不想用了可以不再登录,也可以把手机上的APP删掉,但不管怎样,你此前的使用记录都还储存在主机、云端。你的隐私就在那里,随时可能会泄露。
网络账户可注销的确是好事,但指望仅仅依靠这一点来保护隐私显然远远不够。保护用户隐私还需要更多的规范。比如说,当我们注册网络应用服务时,都会自动弹出窗口要求你同意其服务协议或各种隐私政策,不点就不能正常使用,而这个过程就往往暗藏猫腻。保护隐私需要的,首先就是破除霸王条款,限制好各种软件的权限。(原标题:保护隐私 从限制APP权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