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集团的中报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平安集团个人客户总量1.43亿,较年初增长9.3%;而集团互联网用户达4.03亿,较年初增长16.4%。互联网金融业务中,陆金所控股实现盈利,好医生日咨询量峰值46万,金融壹账通个人用户规模2.03亿。
这背后,驱动者之一就是现任平安集团首席运营官(COO)和首席信息执行官(CIO)的陈心颖。
陈心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未来金融业会出现三种趋势,一是金融机构脱媒,被互联网冲击,如果金融机构不建设自己相关的能力,对于c端的客户而言机构会越来越往中后台走,中小金融机构会越来越脱媒。二是一些中小型的金融机构将越来越专注于一个垂直的领域。三是大的金融机构可能会有一场融合。
平安新金融两阶段探索
在陈心颖看来,2011年到2014年平安集团对互联网金融处于“摸索和验证”阶段,第一批孵化的机构——陆金所、一账通、万里通于彼时诞生。平安的目的主要还是改善自身的业务,发力移动端、大数据和云平台。
从这个阶段来看,平安的投入和产出极其不成比例,可能也只有平安这样的大集团才可以有这种耐心去长年保持巨额投入而不求即刻的产出。
第二阶段则是2015年至今的“开放和整合”阶段。平安的互联网金融板块出现多项整合举措,同时将整个平安的科技金融能力开放给其它的中小金融机构。
2015年开始,平安的互联网金融板块有多个整合动作,万里通与平安付合并、陆金所与平安普惠等合并,平安好车被合并到平安产险。这些整合有的出于业务原因,有的则是考虑客户群的协同作用。
“平安集团每年投入金融科技创新有个百亿计划,在人员和基础研究的投入很大。对金融机构来说,为安全性和稳定性一般都不会考虑‘公有云’,必须用‘私有云’。我们设计了真正的金融云,目前平安70%核心业务都接入平安金融云,而在2012年这个比例只有20%。”陈心颖介绍,平安云比互联网公司云系统更稳定安全,价格也更贵。
去年底,平安集团单独成立一家新公司即金融壹账通, 专为中小银行业提供科技服务。
“由于零售越来越重要,而城商行和农商行普遍存在着在IT系统等方面的局限和困境。我们的目标客户就是这些资产在千亿级以上的中小银行,上海银行也是我们的客户,手机上海快线就是用的我们的云平台。”陈心颖介绍,截至去年底平安金融壹账通已有200多家银行客户和近2000家非银机构客户,包括p2p和小贷公司。截至目前,金融壹账通平均已为中小银行获客提升20%,理财AUM提升9%。(原标题:平安首席运营官陈心颖: 为什么美国金融科技发展 不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