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18日,在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7天后,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信保正式挂牌运营。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测算,自2012年以来,我国每100美元出口就有25美元左右是在中国信保的出口信用保险直接或间接带动下实现,中国信保每年促进和保障我国就业1500万人左右,作用凸显。目前,部分商业保险公司也已介入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领域。
事实上,国家始终将出口信用保险作为稳定外贸增长的重要举措。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信保累计支持国内外贸易和投资3.1万亿美元,为数万家出口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服务,累计向企业支付赔款100亿美元,带动240余家银行为出口企业融资超过2.8万亿元人民币。
支持外经贸发展:上半年承保金额2573.9亿美元
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外经贸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
2001-2008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7年间,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我国逐步建立了适应我国国情的出口信用保险机制。在这一阶段,中国信保的年承保规模从最初的27.5亿美元增长到627.5亿美元。
据中国信保官网信息,其业务范围包括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国内信用保险、保险资金运用等。
2009-2012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国家多次将出口信用保险作为稳定外贸增长的重要举措。2009年当年,中国信保承保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至2012年,4年间共实现承保金额9127.6亿美元。
2013年以来,中国信保承保能力、偿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政策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如今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更是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任务。
今年上半年,中国信保承保金额2573.9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向客户支付赔款5.2亿美元,同比增长0.6%;支持企业获得银行融资195.9亿美元,同比增长40.5%;支持企业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投资、开展工程承包业务累计金额达627.8亿美元,同比增长7.4%。
其中,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承保金额合计346.4亿美元,同比增长32.8%;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实现承保金额2051.7亿美元,同比增长12.4%。
中国信保副总经理查卫民介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层次不断提高,投建营一体化、中国技术标准的输出、自主品牌的全球化布局等新趋势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的风险变化转型。
为此,查卫民表示,中国信保一是加入国家推进“一带一路”项目的机制中,并发挥相应作用;二是整体服务前移,进行国别整体开发,推动项目落实。
例如,中国信保将海外投资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等产品相结合,承保了约旦油页岩循环流化床发电厂项目。
“这一项目是典型的投建营一体化项目。中国信保基于项目融资模式设计了覆盖政治风险、政府违约风险和商业风险、涉及多个险种的保险方案,由此带动中资银团为项目提供约16亿美元融资。”查卫民说。
据悉,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年上半年,中国信保对沿线国家的承保金额累计超过4800亿美元,向企业和银行支付赔款17.3亿美元,其中承保“一带一路”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工程承包和投资项目1200余个,重点支持了铁路、电力、通信、钢铁、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原标题:透视中国信保:累计支持国内外贸易和投资3.1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