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顾名思义就是汽车自动行驶而无需人类驾驶。按照美国运输部现行定义,车内智能系统能部分或全部承担驾驶功能的车辆就是自动驾驶汽车,可见,目前人类还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需)人驾驶。但是,在涉及人类衣食住行重要一部分的汽车产业,谁抢占先机就赢得机遇,谁抢先制定规则,就分享产业的引领权。放眼世界,发令枪已经打响。
德国的联邦参议院今年5月通过自动驾驶汽车的法案,这是人类第一个针对这一行业的正式法律,它允许高度或全自动驾驶系统代替人类自主驾驶,给予汽车和驾驶人同等的法律地位。法律的要点包括驾驶员必须坐在车上并能够随时接管驾驶权,自动驾驶汽车必须保留供驾驶员使用的方向盘、油门和刹车等配置,必须装备类似飞机“黑匣子”的设备,以便调阅数据对事故责任进行鉴定。考虑到相关技术的快速进展,计划每两年对该法律进行一次修订。产业法规的制定,德国往往是保守的,这次在自动驾驶行业率先立法,显现德国的高度重视。2015年,德国发布了自动和互联驾驶国家战略,将自动驾驶作为优先推动的行业,希望以此巩固德国汽车的大国地位,并且站在新型汽车发展的潮头。
作为汽车产业大国,美国铁了决心要占住优势。早在奥巴马主政时期,联邦政府就力推自动驾驶研发,奥巴马亲自上阵,在报纸上发表署名文章《自动驾驶,没错,但是同样安全》,这篇文章立意很巧,并没有在自动驾驶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上讲大道理,而把安全放在口头,表示自动驾驶汽车每年可以拯救数万人的生命,表示对于不能驾车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来说,自动驾驶也会便利他们的生活。
正是在奥巴马任内,美国发布了自动驾驶汽车政策指南,提出15项安全评估要点,包括数据记录与分享、用户隐私、车辆网络安全性能、人机操作界面、防撞性能、用户教育与培训、出现系统故障或车祸后的车辆响应能力等。特朗普政府这次推出的政策指南是一次修订,目前还看不到细节,从赵小兰的表态看,政府希望对产业研发再推一把,让企业跑得更快一点。另外,政府已经明确,美国要有统一的法规,各州的规定和政策不要跟联邦政府法规抵触。本月初,美国国会众议院也通过一项法案,力推自动驾驶汽车,参议院也准备审议相关议案,同众议院议案没有本质区别,业内估计美国今年就将成为继德国之后另一个就自动驾驶颁布正式法规的国家。
从已经颁布的法规和政策看,几个汽车产业大国的政府都很积极,甚至超过了公众的预期和要求。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关系上,企业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不光传统车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前沿科技企业纷纷加入竞逐。全球最主要经济体的政府无一例外将这一行业作为国家全产业升级的先导路径之一,而且同对待一些新兴产业不同的是,因为看到这一行业革命性的效能,政府在监管的同时,更多给予推动。就公众而言,驾驶安全是前提性的考虑,这也是自动驾驶汽车能否上路、如何上路最大的障碍。但现在共识已经逐渐形成,就是且行且安全,边上路边升级。这也符合自动驾驶汽车研发的规律,从人工智能这一环看,大量的实际驾驶提供的大数据是汽车自动性能不断提高的基础。
汽车产业另一条并行的研发方向就是节能环保。现在欧洲多国已经制定政策指南,对汽柴油汽车禁止上路作出时间限定,最早是2025年,晚一点是2040年,以此推动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在这方面公众是支持的,政府立场也明确,倒是企业不是都很情愿,因为这意味加大优势产能、车型的淘汰、换代成本。(原标题:“无人车”会越跑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