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家长签字,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严格说起来,这并不是什么新闻。早在去年1月,浙江省教育厅就发布了《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规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要求家长检查作业并签字,显然属于《指导意见》的禁止事项。这么来看,金华这所小学只不过是在依规行事。
孩子的“家庭作业”就不该变成“家长作业”,对此大家应该有共识。对照一下我自己上学的经历,学校从来没有要求“家长检查作业”,更谈不上叫家长签字了。抛开这种共识不论,为什么家长检查孩子作业如今反而成为了一种惯例,甚至需要地方教育部门专门发文禁止?这里面的症结以及原因,恐怕主要还得归结于学校和老师。
我见过邻居孩子的作业本,本子上专门标注了家长签字的位置。给我的感觉是,这有点像家长自己每天上下班,需要打卡报到。如此一来,给人的观感是,家长送娃去上学,等于一家三口(孩子加上爸爸妈妈)都要按时完成“作业”。这无疑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同时确实也会让孩子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反正作业有老爸老妈兜底,从而慢慢流失掉独立完成作业的心气和劲头。
当然,一些家长之所以“干预”孩子的作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孩子有些家庭作业太过“名副其实”———单独依靠孩子一人不足以完成,必须依靠整个家庭成员的力量。比如一些高难度的手工活动,我见过幼儿园老师万圣节前布置的作业,需要自己动手做一个南瓜灯。还有一些作业明显超出教学范畴,有些数学题,看起来简单几个数字,其实是奥数题,整个家庭都对付不了,甚至要求助“外援”。
由此可见,“家庭作业”之所以变成“家长作业”,关键的一点是难度偏大。而在国外,作业难度通常不会太大,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家庭作业非常简单,比如日本会要求孩子按时作息、注意保护牙齿等。另外一些作业,则多与户外活动或培养动手能力有关,比如识别当地的树木,收集石头、树叶、贝壳标本,烘焙,做模型等。此外,一个摆不上台面的原因是,除了偷懒外,可能不乏一些老师,平时教学有所保留,布置作业时则提高难度,从而为课外辅导培训图利“蓄势”。
因此,我认为在学校(老师)、家长和孩子这三方中,要叫停家长检查作业并签字,最关键的还得看学校:一方面要明确教师的工作职责,不能将其转嫁给家长,另一方面,也该防止家长检查停止后教学可能出现的滑坡。(原标题:“家庭作业”就不该变成“家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