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www.cajing365.com)6月29日讯:A股的机构化进程在坎坷之中不断前行,当前机构持股占比接近半成。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后,A股市场机构化的序幕正式拉开。
国泰君安:公募基金和外资仍是A股股票机构化中坚力量
2005-2010年,机构持股比例由10%提升至40%。在2014-2015的“杠杆牛”行情当中,大量个人投资者带着“杠杆资金”重新“冲入”股市之中,机构投资者比例出现下滑,A股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散户化”。自2017年来再度反转,本轮机构化在北向资金流入+居民增配基金的合力推动给,截至2020年末,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比达到5.55%;陆股通市值占比达到2.66%,整体机构持股比率维持在40%-50%的区间当中。
机构化的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主导资金分别为公募基金、保险资金与外资。自2003年A股正式开启机构化进程以来,随着宏观、政策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其主导资金分别经历了公募基金、保险资金与外资的变化过程。1)2003-2007公募基金:2006年之前,偏股型公募基金发行的整体规模偏小,维持在单月400亿份以下,自2006年4月开始,偏股型基金发行份额迅速攀升,至2007年年初单月发行份额逼近1000亿份,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一数额已属于天量发行,在此背景之下公募持股占比出现了迅速攀升。2)2009-2010保险资金:《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后,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松绑进程中占全A流通市值比例从2009Q4的0.31%提升至2010Q2的2.46%,成为了当时机构化过程当中的重要资金力量。3)2016至今陆股通资金:随着2016年来沪深港通的全面开通,北向资金成为了这一阶段重要的增量资金。目前沪深港通净流入额达到约1.3万亿。此后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国际主流指数如MSCI指数、富时罗素指数将A股纳入比例调升,更多境外长期资本进入A股市场当中,陆股通持股比例随之节节攀升,推动了本轮A股机构化行情。
总结A股机构化特征来看,政策引导与曲折前行是两个重要特征。其一,A股的机构资金入场与政策的引导密不可分。2003-2007年公募基金的扩容直接受资本市场改革影响;2009-2010年险资的入场以政策发布为基础,而陆股通的开通则为北向资金提供了流入A股的渠道。其二,受制于负债端的压力,并非所有机构资金都能持续增持A股。如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期间,公募基金持股比例随之迅速下滑。
展望未来,公募基金和外资仍然将是A股机构化的中坚力量。中期来看,我国对外开放进程持续加速带来外资入场,从长期视角来看,老龄化+中低经济增速的背景下,无风险收益率将长期维持低位,居民资金有持续通过基金渠道增配A股的趋势,A股主动型基金、ETF基金有望得到更长足的发展。A股长期的机构化资金并不缺乏,未来可期。
更多资讯,关注财经365股票门户网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