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例外的是,诸上文章的留言区,成了谴责刘鑫的词汇展览区。
我们看到的是数以万计的声音,在刘鑫看来就是一种声音:我是魔鬼。
这反而会让她「战斗」的欲望变得更强烈,一直被推上「舞台中央」,那么要做的就是,把恶人演到底,并变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连善意的规劝,都充耳不闻了。
再看江歌妈妈这边。天可怜见,我们都无法将自己带入到她的生活中,我们只能感知她的部分疼痛与不甘,却无法替她活。她在江歌故去后,不断诘问刘鑫,她想要的答案,恐怕后者今生都给不了。她余生的诉求,就是不能让刘鑫从「江歌遇害」这件事上抽离。
网友在谴责刘鑫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另一种可能:忘了刘鑫。
忘了刘鑫,不让她每次都成为「话题人物」,让她有「一人敌万军」的「悲壮感」,从而语言上的挑衅性更激烈,主动「攻击」江歌妈妈的意愿更强烈。
客观一点说,刘鑫并没有受到法律上的惩罚,这是法理社会给一件事情做出的交待。
更「冷血」一点说,类似的凶杀案件并不鲜见,在法律做出决断后,当事人能做的就是「和解」。
这个「和解」,不是谁原谅谁,是与自己和解,是尽可能的放下,是向前看,生活还得继续,作为单独的个体,还有更多的责任与义务需要担当。
这个「和解」,我们外人谁也参与不了,网友不要继续激化刘鑫与江歌妈妈之间的对抗,他们的矛盾目前看来只能交给时间,只能看他们彼此情绪的安放。
我不希望江歌妈妈终日活在丧女之痛中,我亦不希望刘鑫继续用语言刺激她。
忘了刘鑫,目前看来,持续的道德审判并不能约束另有一套道德的刘鑫,反而成了她积极对抗江歌妈妈的助推器,这与大众的初心是背离的。网友站上了道德高地,刘鑫越战越勇,江歌妈妈的记忆反复被拉扯,这就是当前的局面。
况且,在这场持续的道德审判中,也出现了泥沙俱下的情况。譬如编造一些刘鑫的黑材料(这么做的咪蒙已经……),为达所谓的正义目的,手段流氓可不行,和你们口中刘鑫的「恶」,并无本质区别。
如果,我们自认还有点传播力,能做的不是重复道德审判,而是让纷争冷却下来,最好的施法者是「时间」,他们要有各自的生活,各自面对萦绕一生的灵魂拷问。
考虑到,最近参与了几件公共事件,涌来不少新读者,有必要对这些朋友说,我这里不贩卖任何廉价的情绪,不为任何人洗地,我只提供发乎内心的观点,现在你可以评论了。更多资讯,关注财经365股票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