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人口在增加,食物消耗量只会继续增加,这无疑于恶性循环。
在这一大背景下,人造食物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科技新概念,它的背后还有一个严肃的议题——2050年,人类的餐桌上会剩下什么?
不过,目前,人造食物的市场还是个未知数。
一是技术细节尚不成熟。比如人造肉采用的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这一技术对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极易受酵母菌和霉菌的污染,所以科学家们通常会在培养基中加入防腐剂。目前来看,貌貌还没有看到有关防腐剂的其它解决方案。
二是制作成本非常高。由于细胞分裂速度过慢,影响了食物的产量,所以现在都用血清培育,且多为胎牛血清,其造价非常高。而且就算在血清的加持下,细胞分裂的速度依然没达到理想情况,所以人造肉的成本未来只会继续增加。目前,一千克人造肉单价4800美元,走上大众餐桌还很难。
三是消费者心理接受度。科技和实验室内创造的食物总会给人带来恐惧感,大多数人都比较抗拒,尤其是国内市场,多年前的转基因食品至今仍备受争议,更不用说来自实验室的肉和试管里的奶。
所以,短时间来看,人造食物要从实验室走向消费者的菜篮子,并最终被端上餐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在人类的进化史上,食物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火让人类吃上熟食,促进了脑容量的提升;农业催生了村落和城市,促进了文化的进化;现代食品工业又在传统农业基础上,使大规模食品制造成为可能。所以,人造食物,有很大可能会在未来引领人类社会的又一次变革。
归根结底,工业文明时代,这是分工协作的自然结果,也是自然资源耗尽之前,人类用新的方式将一切可控、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的必然要求。更多资讯,关注财经365股票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