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渠道,不代表财经365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实操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交易风险自担!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
标签:
呷哺呷哺
从中国人的文化习惯上看,就有很强的群居属性,吃饭也是特别喜欢“聚餐”。我们曾经观察过中国餐厅人群和美国的不同,发现在美国一起吃饭的大多以家庭为单位,而在中国更多是朋友和同事一起吃饭。外出就餐,就是图一个热闹,而没有什么餐饮品类比吃火锅更热闹的了。大家围着一个锅,从一开始就带动了很强的氛围。
火锅食材丰富,从猪牛羊到海鲜再到菌菇蔬菜,所有想吃的东西都能丢进火锅里。不像其他餐饮全部依赖厨师的烹饪技术,火锅口味上也更加自由,酸甜苦辣都可以通过调料自己调配。
热气腾腾的环境加上不间断地烫、煮、捞,再没有比火锅更让人聚精会神的美食了。火锅永远是聚餐不冷场的绝招,哪怕一时间没有话题可聊,也可以说上几句“下点牛肉吧”“蟹肉棒吃不吃”“这个丸子熟了吗”。
火锅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生意?
以中国这样的餐饮大国,以及如此巨大的火锅消费量,理论上火锅在中国应该能出超级大市值的公司,类似于中国的麦当劳和肯德基。但是过去十几年看,火锅也有其致命的问题:流行趋势的变化越来越快。
我对火锅的印象是从小肥羊开始的,2004年前后小肥羊达到了鼎盛时期,全国开店达到700多家,甚至有大量山寨小肥羊的火锅店。然而很快主打内蒙古羔羊肉的口味就过时了,小肥羊最终店铺数量锐减到200家,经历了不成功的上市后最终还是退市。小肥羊之后,火锅的流行速度也是几何倍数加快。从澳门豆捞,四川麻辣,重庆麻辣到毛肚,热气羊肉,潮汕牛肉等等各领风骚几年,但是今天火锅行业长盛不衰的却还是海底捞。
而从商业模式看,海底捞不是一个卖口味的公司,而是优质的服务。这从背后说明了火锅行业的生意本质,消费者口味变化越来越快,单一靠口味和品牌的公司难以建立壁垒。
说到壁垒,从火锅的商业模式中我们也看到这个行业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进入门槛太低了。
由于大部分火锅没有明显的品牌效应,开火锅店又不需要厨师,汤底和酱料都是工厂生产好的,配菜也是供应链提供的,开火锅店的门槛远远比其他中餐更低。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火锅口味流行速度加快的根本原因。一旦某个口味出现爆款,就会出现大量同质化的门店。比如上海这几年流行的潮汕牛肉火锅,就一夜之间开了超过1000家店在上海。
在恶性竞争之后,大量的火锅店又不得不关闭。从品牌上来说,只有以服务取胜的海底捞长期保持其行业地位。从一开始海底捞就把品牌定位于特别好的服务,以及还不错的口味。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