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桑德国际而言,其在经历过沽空机构做空、连续长年停牌后。即使复牌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获得市场的重新接纳,在大股东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所以选择私有化或是其自救的最好路径。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中,沽空港股成为了资本市场中一个难以绕开的话题。科通芯城(00400.HK)、瑞声科技(02018.HK)、敏华控股(01999.HK)及达利食品(03799.HK)纷纷拜倒在沽空机构之手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以来已经有超过20家香港上市企业被沽空机构狙击,这些公司大部分至今或依然在申请长时间停牌中甚至申请清盘,仅有少数公司成功击退沽空机构。其中申请停牌的公司则大多选择用“时间”换“空间”的手段,在有限的停牌时间内,争分夺秒地通过多种资本手段积极运作。
桑德国际(00967.HK)便是这批被沽空后正在全力自救的上市企业中的一员。
日前,正处于停牌状态的桑德国际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前几大主要股东持股过于集中,即自然人文一波、长江资本(Changjiang Capital Fund)及公司主要股东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三家股东的持股总份额达到了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的79.81%,且彼等各自为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项下的公司主要股东,被认定为核心关连人士,不符合上市规则最低公众持股量的规定。
随着这一信息的披露,外界纷纷认为这预示着桑德国际短期复牌无望。
“这恰恰或是桑德国际自救进程的重要一步。”6月23日,一位长期跟踪桑德国际的港资券商研究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股权大量集中在主要股东手中,这已经为桑德国际的私有化创造了进一步的条件。”
早在2015年时,桑德国际遭遇到沽空机构做空之后,市场便有传言称深陷财务风波的桑德国际不排除启动私有化的进程,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成熟,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种种迹象表明,其私有化进程或正提上日程。
私有化或启动
2015年2月,桑德国际被做空机构EmersonAnalytics视为目标,其部分营业收入来源、两个具体项目收入、货币资金情况及实际盈利水平等均被做空机构的报告所质疑。自当年3月中旬开始,其便开始了漫长的停牌,在近10个月后,2016年1月25日,其才开始复牌交易。
其复牌后的十多个交易日里公司股价连续反弹,股价一度回复到有关做空报告发布前水平,股价的相对坚挺也让市场一度认为其成功躲过一劫。
然后2016年4月13日,香港证监会依据《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规则》第8(1)条,要求桑德国际自4月13日上午9时起暂停股份买卖。该条款仅当香港证监会认为,上市公司在与上市有关文件或其他由上市公司发出的公告等文件中存在虚假、不完整或误导性信息时才会要求紧急停牌。
其后种种信息都指向这次紧急停牌或与其银行存款与账面金额之间高达20亿元的现金差额有关。桑德国际解释称,现金差额是指桑德国际通过其代理人桑德集团就潜在收购两家内地水处理公司于2014年11月前后,支付的20亿元诚意金所致。由于公司CFO疏忽,忘记在年初审计前将此收支计入账本。
虽然有关账面现金差额问题最终得以解决,但这一停便是一年多过去了,之前被香港证监会以同样理由叫停的中国高精密(00591.HK)、汉能薄膜(00566,HK)等已经大多无法在短期内获得重生。
在监管层的角度,解决方法有两种,一就是上市公司成功解决监管层担忧的所有问题,重新复牌。第二的是大股东私有化, 如果监管层能促成上市公司以合理价私有化,小股东可以拿回损失, 保障了公众利益。
“对于桑德国际而言,其在经历过沽空机构做空、连续长期停牌后。即使复牌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获得市场的重新接纳,所以选择私有化或是其自救的最好路径。”上述券商研究人士表示。
桑德国际的私有化,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大股东的实力。
桑德国际大股东自然人文一波,此前亦是国内A股上市公司桑德环境(000826.SZ)的实际控制人,2015年4月,即在桑德国际遭遇沽空之后,便将其持有的桑德环境29.8%的股份作价70亿转让给“清华系”,出让大股东地位,而目前停牌的桑德国际市值仅为45亿。
“文一波斯时转让桑德环境有关股权的收益,大股东如果选择私有化,资金实力绰绰有余。”一位接近于桑德国际的知情人士坦言。
“桑德国际就算将所有的财务危机都化解,但其在港股获得的估值其实一直以来都较低,这也是H股的一个通病,就算其复牌,亦无法实质改变估值水平。其在停牌前,动态市盈率则仅在6倍左右。低估值是推动大股东进行私有化的重大动力。”上述研究人士补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桑德国际遭遇到的一次做空和两次长时间停牌,正是其加速私有化的决心,而此时,其私有化的条件已经成熟。
毒药变蜜糖?
遭遇沽空和长期停牌的桑德国际在许多投资人眼中或成为了一味“毒药”,但如若其择路私有化的自救一旦成功,那么其将可迅速变身为一块让资金趋之若鹜的 “蜜糖”。
实际上,蛛丝马迹已经泄露,一些具有敏锐投资嗅觉的资金早已开始对其布局潜伏。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4月21日,即桑德国际第二次长时间停牌不到十个交易日之时,港股的水务龙头北控水务便以每股3.126元的价格购入桑德国际1.075亿股,持股比例由此前的4.58%提高至11.71%。
“北控水务此前即为桑德国际的股东之一,其在此时乘机大幅增持桑德国际用意深刻,作为持股数量较大的股东,其应该比普通投资者更了解桑德国际的内在价值。”6月23日,上海某家一线私募投资机构负责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认为。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个月前,也就是2017年5月17日,长江资本在场外更以3元/股的价格从IFC(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手中大手笔买入近17%的桑德国际股权。
此前随着长江资本的入局,市场一度揣测桑德国际或复牌在望。
然而也正是随着北控水务的增持和长江资本的入局,使得桑德国际的前三大股东的持股量达到了79.81%,按照港交所有关规则,其公众持股量比例也低于了最低要求。
“从这些行为大体可以断定,无论是北控水务还是长江资本,其对于桑德国际的增持或入局,在考虑复牌的同时,对包括私有化在内的各种可能性应有充分考量,也许买入行为具有更为高远的志向,而这一目标除了北控水务与桑德国际在水务处理方面的战略合作外,无疑便是指向桑德国际的私有化,甚至,私有化已在路上。”上述机构私募负责人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