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看穿了美联储的“套路” 加息竞赛已经抢跑
北京时间15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区间调升25个基点,从0.75%-1.0%上调至1.0%-1.25%,尽管外界对于通胀疲软的担忧愈演愈烈,美联储决策者们仍然决定加息,并宣布了额外的收紧货币政策的计划。
外媒报道,消息公布后,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决心的信任度有了明显提高,史迪福投行固定收益首席经济学家Lindsey Piegza评论称,“美联储的信用一直都在,因为数据表明了完全相反的立场。”
美联储2017年6月经济预期和3月预期对比:
中国跟不跟?其实“加息”已经抢跑
还记得今年3月美联储加息时,中国央行在短短的八个小时之间数次出手,不仅在上调7天、14天、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OMO)10个基点,同时也将6个月、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MLF)也分别上调10个基点。
当时市场给出的解释是,面对美联储意料之外的加息,中国央行雷霆出手随行就市,使两地利差不致过度扩大。
那么这次加息,中国还会继续更跟上吗?更多观点认为,不会。
市场分析认为。中国已经不惧怕美联储加息了,因为现在中国完全没有加息压力,中国央行或已提前对冲。
3月份之后,中国央行的紧缩政策方面已经全面领先于美联储,而非跟随。伴随一行三会持续去杠杆、加强金融监管下,市场流动性已大大收紧。市场资金利率已经得到了明显提升。
从上图可以看出,银行间同业利率从3月底以来,持续攀升。目前仍然是一个高点。
一方面,目前国内债券市场收益率所隐含的加息次数(2到3次),已经超过美联储的实际加息次数(1次),中国的“加息”事实上已经走在了美联储之前,有明显的“透支”倾向。
另一方面,当前的人民币汇率环境与3月也有巨大差异。在3月份时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仍然较强,而近阶段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度走强,则意味着中国的货币政策可以更加独立。
结合5月以来国内整体流动性环境以及人民币汇率的表现等因素,之前货币当局的相关调控以及人民币汇率偏强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也已经对本周美联储可能进行的加息进行了提前对冲。
中信证券:对中国债市利率影响有限
中信证券明明团队近日发布研报认为,本轮属于“技术性加息”,对债市影响有限。
其一,考虑到美国经济弱周期和联储危机后偏“鸽派”的特点,此轮加息途中很可能出现政策反复。
其二,全球经济弱复苏和避险情绪激增的背景下,长期美国国债还是很好的避险资产,因此加息对资产长端价格影响有限。
其三,由于很大一部分加息预期已经反应在了市场价格里面,如若加息靴子落地,预计市场反应也不会过激结合流动性及基本面目前情况,中信认为6月债市存在波段机会,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顶部中枢3.6%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