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有志者,事竟成,三百游勇要吞吴
许多上市公司老业务已到天花板,但他们不甘心就此金盆洗手,于是要寻求新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二次创业”。而猛狮科技正是在“二次创业”中走向了无边苦海。
猛狮科技以摩托车铅蓄电池起家,1997年在留学归来的陈乐伍的带领下走向海外,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在2012年成功上市。随着铅酸电池行业进入下行周期,陈乐伍决定进行战略转型。2013-2015年,新能源车销量从1.8万辆增长到33.1万辆,2年增长20倍。陈乐伍认定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良好前景,确立了“2.3.5.1”战略,一言以蔽之,发育高端电池、新能源车、清洁电力三大业务。
猛狮科技想要抓住
清洁电力、高端电池、新能源车三大市场
三大业务在2015年均有机会。2015-2018年,锂电市场高速增长,宁德时代抓住这一机遇,锂电业务收入由50亿元做到了170亿元;新能源车销量从33万辆增长到78万辆,翻了2.4倍,名不见经传的江铃汽车用四年时间把市占率做到了7%;而我国光伏装机量由15GW增长到了53GW,智慧能源正势如破竹。
三个市场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2015年竞争已十分激烈。锂电池市场,比亚迪、宁德时代(CATL)两家企业就占据了一半的份额。在清洁电力领域,A股近20家上市公司以光伏为核心主业,围绕着整个产业链展开殊死较量;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内汽车品牌正如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疯狂向电动车转型,造车新势力像雨后春笋一般孤注一掷,国外品牌伺机而行、蠢蠢欲动,电动车领域绝无可能轻轻松松胜出。
殊死较量的背后,是资金与速度的竞争,是各厂家在研发与生产上不遗余力的投入。宁德时代为建立24条锂电池产线,分三年投入99亿元;而为保持技术领先,在研发上三年总计投入42亿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安汽车预计在8年内累计投入1000亿元,上汽汽车预计在3年内投入200亿元,而奇瑞汽车2017年投入了40亿元...
进入容易,胜出难!2017、2018年,随着产业政策的变化,三大产业都进入了大浪淘沙的阶段!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被冠以“过剩产能”的名字,被清出市场。
我国锂动力电池市场高度集中
龙头企业大幅扩产,行业总产能已经过剩
想要三个都抓住,却撒了一地的胡椒面。猛狮科技规划了一个极美的蓝图,希望建立起一个横跨三大产业,整合三大产业链,以锂电为核心,形成三产协同的新能源帝国。然而,换个视角就能明白,这件事情的本质是,全无产业基础的猛狮科技,希望以资本的手段,并购整合三大产业的全产业链!
猛狮科技收购逻辑看起来很美
横跨三大产业,且各环节相互协同
也就是说,猛狮科技这家6年才净流入了1.27亿现金的企业,要同时和A股几十家上市公司抢饭碗,干三大行业的全产业链业务!而且在这三大产业上,猛狮科技几乎均无基础!结果大家已经知道了,猛狮科技在任何一个产业上都没有发育出竞争力,最终在新能源产业政策收紧的背景下,业绩惨淡,草草收场。
我国光伏市场的竞争已十分激烈
三十家上市公司围绕着产业链各环节展开缠斗!
04
买的一手蔫花儿?还是别有暗香来?
猛狮科技的并购标的,选的都不太好。猛狮科技在几年内开展了数十次并购,其中最主要的共有7家并购标的。这7家标的中,除了华力特电气和达喀尔汽车租赁公司是利润担当外,其余企业几乎均在亏钱!到了2017年,“造车新势力”台州台鹰出现巨额亏损,两家“现金牛”企业增长乏力,其余标的盈亏相抵,导致猛狮科技净利润整体亏损1.72亿元。到了2018年,由于资金链断裂,再加上各并购标的本身质地有限,在各公司净利润巨额亏损的同时,还直接导致了高达5.7亿元的商誉减值!
猛狮科技并购的这些企业,业绩表现普遍不如人意
猛狮科技也并不具备整合能力。“蛇吞象”是资本市场的常事儿,但背后带来的问题是,你就是条小蛇,业绩靠人家大象的,就要看人家的脸色。此时,如果你不具备整合能力,无法对其赋能、对其展开有效管控,你就没有话语权,最终只能听人摆布,成为被并购企业股东实现财富自由的“工具”。
而纵览猛狮科技核心管理团队及董事,无一人具备资本运作的相关背景。也就是说,猛狮科技的管理层结构,根本无法对并购成长模式形成支撑!不说别的,2016年2月收购的酒泉润科,连续两年未完成业绩承诺,当猛狮科技要依合同索要补偿时,酒泉润科董事长等业绩承诺人坚决拒绝。其中隐情按下不表,但已足见猛狮科技管控之孱弱。
05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经历过股价的疯狂,也经历了潮水的褪去,此时猛狮科技实控人陈乐伍,内心仍有一丝不甘。一份2018年5月的融资计划书显示,由陈乐伍作为大股东的浙江永正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进行募资,计划在2021年上市。看到了锂业的机会,却未能踏准锂业的节奏,正如同赴美造车的贾跃亭,另起炉灶的陈乐伍不知还能否再次在江湖中掀起波澜。
更多资讯,关注财经365股票或搜“财经365网”看财经深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