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9月1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4个基点,报6.5419,连续两日调升,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5423,16:30收盘价报6.5442,23:30夜盘收报6.5500。日内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开盘后走势平稳,从消息面看,本周金融市场将迎来美联储议息周,市场备受期待的缩表计划即将正式开启,而外汇市场在此关键性事件出炉前整体走势料将颇为谨慎。
即期汇率方面,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盘初窄幅整理,最新交投于6.5470附近,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亦同步交投于该点位不远处,两地价差几近于零。
此前,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数据显示,9月15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4.86,按周跌0.3,结束3周连涨;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5.16,按周跌0.21;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5.73,按周跌0.47。
分析人士指出,本周全球外汇市场的重头戏将是美联储的9月利率决议。市场广泛预期美联储届时将开始宣布缩减资产负债表,不过,预计会上加息的几率为零。
英国金融时报上周末指出,预计本周三美联储将把短期利率维持在1%-1.25%不变,同时表明自己将启动一个缩减4.5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的多年进程。后一措施已经严重拖后,而且迄今没有在债券市场引发太大动荡。围绕美国债务上限的最新僵局的化解,为这一进程的开始清除了最后一道障碍。
从上周的市场表现看,美元兑一篮子主要货币上周五走软,受累于美国8月零售销售数据意外回落,再次抑制12月升息的预期。不过尽管如此,凭借着上周前半段的强势表现,美元上周依然创下4月以来最大周涨幅,初步显露出了些许企稳迹象。
中国证券网报道,高盛投资策略组亚洲区联席主管王胜祖表示,人民币难以对美元持续升值,人民币汇率基本达到了短期的顶峰,预计未来几个月内人民币一篮子汇率会相对稳定,而一旦美元指数回弹,则可能会使得人民币贬值压力重现。
央行参事盛松成:目前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时机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日前在“2017中国新加坡高层论坛”上表示,汇率在长期决定于一国经济基本面,但短期往往会受市场非理性预期影响,产生市场超调和“羊群效应”。央行此前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中引入“逆周期因子”恰恰是抑制汇率超调和“羊群效应”的有效手段。“逆周期因子”所发挥作用是双向的,无论是汇率单边贬值还是单边升值,逆周期因子都能发挥作用以减缓汇率短期大幅波动。
“目前不是改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时间窗口。”盛松成表示,目前我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考虑“收盘汇率”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配合一定的宏观审慎管理,这不应轻易改变。
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最好时机应在人民币汇率较稳定时。盛松成说:“目前人民币汇率并非处于稳定期,如改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可能加剧市场波动,人民币汇率大升大贬都会对经济带来伤害。其次,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还很不确定。因此,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对我国有利。再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应与其他金融改革和实体经济改革协调推进,不应单兵突进。”
盛松成表示,目前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时机。首先,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进出口贸易国。人民币国际化应是长期战略目标,时机成熟就应逐步推进。其次,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稳中有升,外汇储备已连续7个月增加,足以满足我国预防性需求。随着未来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提高,我国需要的外汇储备将进一步下降。再次,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为境外人民币提供回流渠道。最后,我国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也提出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