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编辑 章馨),面对贸易战迫在眉睫,近来人民币快速下滑成了中国政府的新考验。消息人士指出,如果人民币未来几天继续走弱,人民银行可能不得不重回过去干预老路,捍卫人民币汇率。
昨日人民币早盘快速走跌,跌幅高达1.1%,创下8月7日以来盘中最低水准,随即央行系统相继有五名官员(潘功胜、易纲、盛松成、孙国峰、马骏)出面对汇率、去杠杆、金融市场违约等问题进行预期引导,这么高规格与密集的程度,史无前例。
尤其人行行长易纲更是在这轮人民币大贬中首度出面喊话,透过声明指出将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保持稳定」。在官方喊话后,人民币跌势趋缓,甚至一度由贬转升。今日人民币中间价开出为6.6595,较前一个交易日贬值98点,2017年8月25日以来首次跌破6.65关卡。不过,今日在岸人民币在官员喊话后转升,收复6.62关卡,最高来到6.6193。离岸人民币同样升值,最高来到6.6249,一反先前跌势。
在岸人民币早盘走势
外媒报导,政府顾问和分析师指出,如果人民币未来几个交易日继续疲软,人行可能出面干预控制跌幅,采取措施包括调整人民币中间价的设定方式。
6月迄今,人民币兑美元跌幅近4%,沦为亚洲表现最差货币之一。政府顾问指出,即便在贸易战隐忧、美国升息美元走强、中国经济趋缓等因素下,人民币贬值逻辑堪称合理,但中国官方仍希望确保跌势不会一发不可收拾,更不会透过人民币贬值在贸易战中作为回击美国的手段。中国人民银行高级顾问盛松成更表示,人行应该警惕人民币过度走贬的风险。
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研究员George Magnus表示,如果人民币继续下跌,不用等太久,美国总统川普就会重拾他过去多次提出的论调,指责中国正在压低人民币汇率以获得贸易竞争优势。这对中美贸易争端正如火如荼的时刻,可能让紧张关系更为升温。
迄今人行还没有大动作进行干预,部分原因是仍在试图让市场力量对人民币汇率发挥更大影响。面对美元持续攀升,人行也允许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但市场人士指出,人行近来设定中间价时跌幅不像预期中那么大。
对人行来说,最大问题还是担心人民币持续单向走贬,可能导致投机性的资本流动,进而扰乱国内经济。尤其中国金融系统正面临违约上升的压力,若资本流出规模过大,可能导致流动性短缺。
有了2015年和2016年两次教训,Magnus也认同,中国现在最不想看到再度出现资本外流,而人民币是一个信心象征,只要贬的越多越失序,让人民币贬成形成趋势,就连人行也难以遏制的风险就越大。
中国社科院高级经济学家肖立晟表示,近期人民币贬值尚未引发资本外流,但若贬值趋势再持续10-15个交易日,人行恐出手干预。目前人行可使用的工具中,有一种工具叫「反周期」因数,可用来设定人民币中间价。人行曾在去年下半年使用这项工具,帮助抑制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但在今年1月人民币走升时,人行便暂停使用这项工具,向市场暗示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太多,也希望重新让市场在人民币汇率上扮演更具影响力角色。
不过,倘若人行重新使用这项工具,就代表人行先前承诺会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又向后退了一步。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时刻关注财经365外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