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也有红包现象,每当年报披露的时候,政府的红包就开始满天飞了。多则数亿元,少则几百万,挂牌公司各取所需。因为红包,有的公司实现了扭亏,有的公司扮靓了业绩,有的公司避免了戴帽(净资产为负被股转系统标注“ST”)。
那么,什么地方的公司更容易拿到政府红包?在持续不拿政府红包的公司和连续拿红包的公司之间,哪类公司更有竞争力?在公司造血与政府补血之间,哪种方式更有发展前景?
请看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从6881家新三板公司的海量数据中,为您独家解析的政府红包背后的秘密。
1、挂牌公司15%的净利来自政府红包
从政府对企业补助的金额及次数来看,政府正在逐步加大对挂牌公司的补助。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2015年,在6881家(截止2016年4月30日)挂牌公司中,拿到政府补助的总额分别为78.78亿元、99.37亿元、135.37亿元,而同期的净利润为471.51亿元、629.81亿元、890.05亿元,对应的占比为16.71%、15.78%、15.21%。这意味着,在6881家挂牌公司中,每年约有15%左右的净利润来自政府补助。
平均来看,近3年每家公司拿到政府补助的金额为114.49万元、144.41万元、196.73万元,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同时,有政府补助的公司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在2013-2015年中,分别有4518家、5041家、5835家拿到了政府补助,占比分别为65.66%、73.26%、84.80%。近三年拿到政府补助的公司有6211家,意味着90.26%的挂牌公司都领到了政府红包。
实际上,最近3年均无政府补助的公司中,大部分的挂牌时间都在2016年,因为政府补助资金实际到账的时间往往至少会有数月的延迟,这意味着实际上享受到政府补助的挂牌公司会更多。
2、没有红包的企业更有竞争力
读懂君发现,连续3年没有政府补助的670家公司比连续3年均有政府补助的3960家公司有着更强的盈利能力。在这670家公司中,民营企业641家,占比95.67%;合资企业13、地方国企11家、央企控股公司3家、外资企业2家。
2013-2015年,670家公司的扣非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为9.09%、9.62%、8.62%;3960家公司的扣非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8.25%、8.65%、8.57%。
670家没有政府补助的公司不仅盈利能力强,而且成长性更好。2013-2015年,670家公司的营收复合增长率为31.5%,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7.67%;而3960家挂牌公司的营收复合增长率仅为12.27%,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也没有670家没有补贴的公司高,仅为30.86%。
3、最大红包高达2.6亿
从单个红包的金额来看,富源科技(834315.OC)2015年获得政府补助的金额最大,高达2.62亿元,比富源科技的主营业务收入还多5742.12万元;其次是华强文化(834793.OC),政府补助金额为2.47亿元;排名第三的是中谷股份(836283.OC),政府补助金额为1.1亿元,相当于同期净利润的82.23%。
如果用2015年盈利的净利润减去当期的政府补助的金额,新三板亏损公司的数量将由1170家上升至1682家,占比也将由17%提升至24.44%。如果政府补助全部计入当期净利润,这意味着政府帮助512家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甚至还避免了7家公司被“ST”。毫无疑问,政府的红包对大多数初创期的新三板企业而言,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4、一线城市补助较少,欠发达省份补助较大
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从挂牌公司最近3年政府补助的总额与最近3年总营业收入总额的比值来看,宁夏、海南、吉林、山西、安徽的占比最高,分别为1.83%、1.61%、1.59%、1.59%、1.34%;浙江、西藏、北京、重庆、甘肃的占比最低,仅为0.55%、0.49%、0.48%、0.47%、0.47%。整体来看,GDP排名靠前的省份获得的补助偏少,GDP总量排名偏后的省份能获得更多的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