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一名新三板公司董秘,从公司挂牌到协议转做市,再到投资者关系维护,都游刃有余。但有一件事却让大风伤透了脑筋,他就任的那家公司从协议转了做市后,接连遭遇做市商减仓、原始股东抛盘等事件。
大风迷茫了,大风伤心了。于是大风认真思考了新三板做市这件事儿,以过来人的角度讲述,公司要不要做市以及应该如何做市。
读懂君:你认为,新三板流动性缺失的原因是什么?
大风:缺乏足够数量的媒体和研究机构来过滤筛选和分析新三板市场每日的信息。
假如新三板挂牌数量过万家,那么每年将产生40多万条公告,投资者完全无法获取有效信息。而A股只有3000多家公司,发布信息的数量远高于新三板,可A股投资者却并不觉得盲目,因为有大量的研究机构和行业分析师以及媒体。而新三板在过滤筛选和分析信息能力方面严重缺失。
而分层,能够有效地将投资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创新层,减少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当然,投资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创新层上,会造成新三板内部两极分化,对基础层而言是不利的。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读懂君:协议转让和做市转让的区别是什么?企业该如何选择?
大风:协议和做市只是交易方式的差别,对市场交易活跃度没有本质上的影响,很多协议转让的股票交易也非常活跃。所以,本质原因还是投资者对公司的关注和认可。我认为,由于做市交易无法直观地观察投资者的挂单情况,反而不利于真实的成交。
但是,能否转做市,是一家企业是否被券商认可的标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如果能转做市,还是应该转成做市。
说到两者具体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交易操作层面。做市交易具体操作简单,协议转让比较复杂,投资者需要专门学习。特别是,协议转让对于刚进入新三板的投资者和原始股东来说,更需要一个学习过程。
读懂君:部分做市商认为,低价拿货能够给做市商更大的空间提升流动性。那么,你认为做市商是否应该低价拿货?价格越低流动性越好么?
大风:做市商需要一个相对安全的价格作为做市成本的起点,这个是合理的。但光说做市商应该低价拿货,这个观点就很难界定。何为低价?什么标准就是低价?我觉得只能是做市商和企业相互博弈的价格。至于做市库存股价格和流动性之间,肯定没有必然联系。
读懂君:那么从自身利益和流动性角度考虑,企业给做市商什么样的价格比较合理呢?
大风:这主要取决于挂牌企业做市的迫切性和市场行情。举个例子,比如去年年底很多企业为了冲击创新层标准三,需要补齐6家做市商。这种情况下,企业适当让利给做市商是值得的。若自身经营情况持续看好,没有迫切的做市需求,可以适当等待。另外,如果是成长性企业,处于业绩爆发前夜,没必要立刻转做市,因为这种阶段的企业,做市商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价格。(不要高估做市商的价值判断能力。)
读懂君:一些做市商认为,他们并没有低价拿货。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2015年牛市,导致做市商拿货价格和股票价格相差较大。熊市后,股价回落,甚至很多做市商都被套牢。你怎么看?
大风:从某种程度上,我认可这种说法。牛市中,的确有部分做市商以较高价格拿做市库存股,导致2015下半年被套。随着市场走熊,做市商拿货价格也趋于理性。但是,也存在做市商没有对企业进行充分评估,简单粗暴的压低库存股价格。这是由于目前只能由券商做市,市场垄断造成的。其实大家都还是随行就市的心态,“三根阳线颠覆人生观”说的不仅仅是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