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疑云和市场走向
除了市场大背景以外,两家公司本身的状况,也和去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自去年 8 月摩拜单车和 ofo 正式进入大众视野之后,两家公司都曾经给非常努力的向外界传达它们与对方的不同之处:最开始,传闻中第一代摩拜单车成本高达 3000 元,但更富有科技感,并坚持用自己把控的供应链保证质量;而 ofo 的单车造价不过 200 元,采用开放战略,与国内大型自行车制造商和品牌商进行合作保证产能。
后者曾经也是 ofo 能够吸引投资者疯狂押注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位参与了 ofo C 轮融资的知情者对极客公园表示:「ofo 主打的故事就是单车单价低,回本周期比较短,这是资本选择它而不是摩拜的重要考量。」
但是现在,随着对供应链的梳理和技术改进,摩拜单车的造价已经被压缩了不少,根据媒体报道,去年发布的摩拜单车 lite 版成本已经降到了 1000 元以内。「现在两家公司的成本越来越接近,但摩拜单车总体的产品评价和驱动力都比 ofo 要好。」上述知情者对极客公园表示,希望对资本市场讲出不同故事的两家公司,无论从规模还是商业模式,最终还是殊途同归。
摩拜单车在新加坡
和此前的滴滴快的、美团大众点评的案例一样,共享单车领域走到现在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强资本驱动的项目,这同样也意味着,竞争双方在战局中「陷」的时间越长,资本在他们自己公司里面的话语权越大。一位此前曾经深度参与了新美大、滴滴快的、58 同城和赶集网等合并案的知情人士就曾经对极客公园表示,在 2015 年以来的几个「合并同类项」类的案例中,「无论是参与财务投资的股东还是战略投资的股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都十分突出,甚至有的合并是完全有股东主导。」
所以在这个阶段,如朱啸虎一样的股东出面斡旋或许能对推动合并产生一定作用。但这个过程一般非常漫长,也充满了变数。一位接近 ofo 的知情人士向极客公园透露,自从滴滴入股 ofo,并且派出高级副总裁付强加入 ofo 担任 ofo 执行总裁之后,滴滴系已经在 ofo 中有极高的话语权,而对于朱啸虎提出的合并案例,滴滴系的回应目前也非常强硬,「除非合并后滴滴能够保持控制权,否则暂时不会考虑。」
对滴滴来说,ofo 和它背后的共享单车领域所代表的战略地位不言自明,是其完善商业生态不可缺少的一环。同时滴滴在近期的动作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它还在强势推动这个生态的形成:9 月,滴滴宣布 2 亿美金正式入股人人车之后,立刻在 APP 中新增了二手车入口,将人人车的服务接入;同一个时间段里,根据媒体爆料,滴滴还在考虑投资饿了么,金额可能在 20 亿美金左右,软银也参与了此事。
至于「合并疑云」中另一方摩拜单车的意愿暂时不得而知。不过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摩拜单车总体上依然是一个「产品驱动的公司」,目前也还在把大量的资本投入到产品研发中,在摩拜单车的模式中,ofo 方面一直做重视的自行车的「量」的重要性要向后排。所以「管理层的合并意愿可能比较低。」
无论目前关于合并的进展如何,都在指向一个同样的问题:市场饱和,迅速燃起的疯狂难以为继,共享单车领域也要开始思考商业本质。就像公众号接招在一篇文章里表示:「共享单车从一开始就是增量市场,几乎不存在存量市场一说,很像当年的团购市场,消费方式是新的,商业模式也是新的,就连资本都是新的……这个模式想要持续下去,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要么不停有人投钱,要么迅速开始赚钱。」
或许这些都将成为共享单车领域新的看点,也是决定这个市场下一个阶段走向的关键。
推荐阅读
第四家倒下的共享单车公司?酷骑单车承认押金难退,但公司还不打算放弃。
以上就是财经365本期的创业资讯最新消息,关注财经365获取最新、最专业的财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