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年初,许家印破例休假了,他南下深圳找工作去了。这一年,他34岁。
1992年,许家印揣着一份三十几页纸的简历,在深圳的各个招聘市场奔波。
半个月后,依然没有一家单位愿意接收他。
后来,一位好友向他指点迷津:你把原来厚厚的那叠简历,变得简单点试试吧!许家印随后就做了只有两页的新简历,很快,有3家公司愿意聘任他。
他选择了其中一家贸易公司,名叫中达。“从第一眼我就觉得遇上了好老板,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管理公司的经验,非常非常感谢他。”若干年后回忆起第一个老板,许家印仍是充满感激。
刚入行的许家印缺乏市场化的经验。初到一家新公司,他迫切地需要一场胜利。好在多年工作,让他积累了一定人脉,初为业务员的他找到一个熟悉的朋友帮忙,在这个朋友的贸易项目里,给他让了一笔生意。他小心经营这难得的业务,很快为公司赚到了10万元的利润。
一晃1年过去了,许家印又萌生了新的想法。
1993年,这个企业又注册了一个贸易公司,他主动出击,建议老板跟自己熟悉的舞钢合作,在深圳注册一家新的贸易公司,并出任这家新公司的老总。
不过这个“老总”只是个虚职,公司注册完以后老板再没投进去一分钱,无奈之下,许家印只能东挪西凑借了10万元,开始了第一次创业。不过这次折腾一年,也无起色。
1994年的国庆节,许家印来到广州,涉水刚刚兴起的房地产业。许家印带着一个司机,一个出纳,还有两个员工,总共5个人,从深圳来到广州,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业,成立了一家名为鹏达的房地产公司。
人生地不熟,再加上办公环境实在难登大雅之堂,这家位于城中村的微型小公司,生意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公司没有资金、项目,他们就四处打广告,找客户,拉贷款。经过不到3个月的努力,许家印终于通过银行贷到了2000万元的启动资金。他还通过相关渠道收购了一家公司,取得了一个名为珠岛花园的地产项目。
当时广州楼市盛行的是大户型之风,一栋楼都是三房,只有拐角的地方才会做小面积。许家印却反其道而行之,1995年珠岛花园第一期的几百套房子全做小户型,效果出奇的好,房子全部热销,在广州楼市轰动一时。
几乎白手起家,广州鹏达的珠岛花园一个项目就为母公司中达净赚2亿多,许家印的工资在当时却依旧低得离谱,一个月竟然才3000多元。他后来回忆说,假如给他10万或20万一年,自己可能就不会去想创业了。因为创业有风险,也很艰辛。但3000多元的工资,养活家庭都困难,怎么继续干下去?
许家印决意不再为人打工,他又一次选择了离开。他告别了中达和鹏达,告别了给他第一次房地产成功收获的珠岛花园。
临走时,许家印向老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个人的价值,应该体现出他的能力水平与贡献。
许家印的个性和价值观,在他人生第一次跳槽中已经略有体现:“我这个人要强,该我做的事我会做好,没做好是一回事,但做好了就要有体现。武钢十年当了七年车间主任,总是不提拔,我肯定要走。”许家印说,他的出走与现在70后、80后和90后的频繁跳槽不同,“他们跳得太多,已经没有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