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编辑 孙远之) 小茗同学、味全果汁、统一红茶、康师傅绿茶……货架上的饮品琳琅满目,包装也五花八门,唯独摆放在一角的汇源果汁还是原来的包装,原来的味道。看着桌上放着的最新财报——2015年亏损2.28亿元,朱新礼的脸上并没有太多表情。创办汇源果汁至今,几经浮沉,或许他早就料想到了今天的这份成绩单。如果24年前没有下海经商,2015年的朱新礼可能正在家里抱着孙子,安享晚年;如果8年前可口可乐对汇源果汁收购成功,朱新礼也许早已退隐江湖,正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海边悠闲散步……然而,没有如果,朱新礼也别无选择。
不惑之年的抉择
1992年,朱新礼刚到不惑之年。40岁之前,他的人生目标是走仕途,40岁之后,开始从商。
此时,邓小平正南巡讲话,鼓励人们从体制内大胆地走出去。尽管前40年好不容易从村官奋斗到外经委副主任,从农民变成了城里人,但这一次朱新礼并没有太多犹豫。
通过亲朋好友的资助,朱新礼“下海”创办了汇源公司。不到一年,朱新礼就从德国引进了先进的水果加工设备,1993年便开始出口浓缩苹果汁。紧接着,朱新礼将公司从山东搬到北京,开始探索国内果汁市场。1995年,汇源第一包250ml纯果汁成功上市并热销。
一炮打响市场之后,朱新礼开始加速全国布局。首先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投放广告,接着在全国建厂,并组建全国八大营销网络。汇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不断“踩油门”加速,从国内走向海外,先后同法国法能集团、美国华平集团和荷兰发展银行建立战略合作联盟。
1992年至2007年,是朱新礼和汇源果汁的辉煌15年。在中国市场,汇源100%果汁占据了纯果汁一半的市场份额,中高浓度果汁占据45%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果汁行业的老大。2007年,朱新礼甚至把汇源带上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
可口可乐的创伤
汇源正发展到如日中天的时候,一条“可口可乐将以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的消息,引起了市场的一阵骚动。
2004年,汇源曾和德隆发生过一场轰动一时的“分手”,当时朱新礼说过不会卖掉汇源,“缺钱也不卖”。如今,可口可乐的“收购风波”该如何平息?
半年之后,商务部否决了可口可乐对汇源的收购。
商务部的否决,让朱新礼措手不及,内心的算盘碎落了一地。原本,朱新礼打算收购完成后,就可以专心着手果园和水果加工的事,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梦 想。早在几年前,朱新礼就跑遍了全国的果品种植区,还同很多地区共同建起了“汇源果园”和“果树银行”,仅两个月的时间就投进了20亿元。
也许,朱新礼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忽然从云端坠入谷底。没有卖掉的汇源,从发展的巅峰迅速下滑。数十亿的投资和数千亩的土地被迫重新布局,重新招募员工和经销商,重新做渠道。此后,汇源就与亏损、负债、困局和瓶颈撇不清关联。
汇源并购案后近两年,是朱新礼创业史上最辛苦的两年
“可乐并购案以后,将近两年,可能是我创业史上最辛苦的两年。劳心劳力,太辛苦了。”朱新礼表示。
距离那场轰动曲折的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已近两年,他仍不能忘怀,“并购是生产力,是一个企业家创造交易机会永远的职责。只有买卖才能创造商品的价值,就像一件作品,只有在交易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所以企业家永远的职责就是要不断创造交易机会。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不都是在并购嘛,国退民进也好,民进国退也好。”
朱一面鸣不平,一面本能反映出一个企业家的实干本色。商务部否决并购当天,朱已在迅速调整:“那天我也很吃惊,2点钟(网上)挂出来(消息),我们4点钟开全国电话会议。然后几乎每天一个电话会议,连着开了90个(会议),持续半年。”
这种调整让朱劳心劳力了两年,“包括人员、产品、策略、战略、布局调整,做了一系列工作。”汇源力争向外界表明“愈挫愈勇”的态势:2010年初投资50亿元打造果汁果乐,新品频出;拓展上游产业基地,改革下游营销体系,紧紧“啃着”一条从果园到消费者手中的完整产业链。
汇源2009年招聘上万名员工,集中力量充实一线销售市场。“光退伍军人就招了5000个”,朱改变了以往的用人观,“非行业内人士我们也用。”赵认为这是扩大渠道。“光在圈子里找,毕竟比较窄,快销品的推销经验是共同的。”
资金同样是难题。“本来有25亿美金拿来让你用,但是一下子这个钱没了,上游资金也面临着大笔的投入,下游也要发展。所以这两年资金对我来讲,还是有一些压力的。”不过朱认为所谓的资金压力并不是经营陷入困境,而是一种短暂的匹配能力有限。“你本来要投50亿,但是你有可能只能投30亿,是这种压力。”
败不馁
经过并购一役,朱实现梦想的决心反而更加坚定。他找来了20年的老朋友,担任其成立不久的旗下北京汇源康民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朱又多了一个身份:汇源和中国农业大学发起成立了中国有机农业产业联盟,朱是常务副会长。
目前,除了新疆阿尔泰10万亩的野生沙棘基地、北京密云1500亩的有机蔬菜基地和北京顺义15000亩“有机区域”,汇源还在山东德州与当地政府合作建成了1万亩的示范基地,三年以内扩大到20万亩。
“未来汇源的农产品要有自己的销售系统,搞连锁店,像果汁销售一样,在全国各地搞汇源有机产品专卖店。”老朋友认为有机农业的起步比当年朱新礼启动汇源果汁“更艰难”,因为朱的要求更高,行业本身的技术含量更高。
在通过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来贴近年轻人群的同时,汇源的市场业绩也在不断回暖。汇源2016年报显示,汇源果汁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57.4亿元;实现毛利23.3亿元,同比增长7.6%。而尼尔森报告显示,按销量计算,汇源果汁2016年在中国100%果汁及中浓度果蔬汁市场份额分别为53.4%及38.3%,连续十年保持市场份额第一,继续在各自市场稳占领导地位。
“连环创业家”通常被用来赞誉某位商业奇才敢于破釜的勇气和非凡的创造力,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经验,更有令人羡慕尚能归零的年纪,比如史玉柱和季琦。但并不是每一位二次创业的企业家如此幸运地生逢其时,他们往往被商业之外的诸多因素打破了“退休计划”,被迫“重整河山”,比如朱新礼。后者恰似 “当代愚公”,看上去有些不合时宜,却能变中求生,继续脚踏实地追梦,这种不计得失的坚持和奋起更值得我们致敬。
以上就是创业资讯,更多资讯请关注财经365创业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