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编辑 孙远之)他曾经是一个月入两千多元的打工仔,在异乡开过出租、卖过啤酒、办过鞋厂,日子越过越好却发现家乡依然贫穷落后,于是他毅然放弃在大城市的发展机会,选择回乡创业,通过数年打拼,如今他不仅月入二十多万,还带动着家乡父老一起致富。他就是盛成波,一个有担当、敢打拼的重庆崽儿。
初中毕业外出打工 选准路子毅然尝试
盛成波,涪陵人,今年34岁。2000年初中刚毕业即外出打工,在浙江温州开过出租、卖过啤酒、办过鞋厂,通过自己的努力,盛成波的收入渐渐稳定,但每当他看见家乡的贫穷,便内心惆怅,于是暗暗下定决心,放弃大城市的稳定收入,回乡创业,闯出一条致富路。
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如何找准路子是他面临的第一个难关。盛成波考察过养猪、养鸡等多个项目,都觉得不理想。2009年,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荣昌实地考查鹌鹑养殖,机敏好学的盛成波通过一周的学习,发现鹌鹑养殖技术简单,容易掌握,并且鹌鹑从出苗到生蛋只需要35-45天左右,投资较少,回收成本和见效快;加上自己的家乡植被好,没有污染,很适合养鹌鹑。经过仔细的市场调研,他欣喜的发现当时在涪陵及周边区县,鹌鹑养殖几乎是真空地带,很有市场潜力。“要是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说干就干,2010年,盛成波将打工多年存下的十多万元全部投入到鹌鹑养殖上,只身前往山东购买了养殖设备和5000只鹌鹑雏苗,并利用自己的空闲住房和猪圈作养殖圈舍,每天起早贪黑,以圈舍为家,一边养,一边研究。
好事多磨 第一批鹌鹑全部中暑死完
然后事情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顺利,由于当时技术有限,盛成波养的第一批5000只鹌鹑因圈舍通风问题没搞好,全部中暑死亡。盛成波遭受了重重一击,但是这个骨子里带着韧劲儿的年轻人没有因此放弃,痛定思痛,他总结了经验教训,继续尝试研究。
天道酬勤,一年多下来,盛成波不仅克服了技术难题,还摸清了销售渠道。2013年,盛成波的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到2万多只,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成功申办了微型企业。
诚信经营 让他收获致富希望
微企创办成功后,盛成波的鹌鹑产业快速步入黄金期,秉承诚信经营的理念,他的事业不断做大做强,对上级鹌鹑蛋收购商不分距离远近,不分数量多少,严格按时按质送货。他的“憨厚”赢得了收购商的充分信任。通过口口相传,邻近区县的收购商都和他交了朋友。
很快盛成波在销售鹌鹑蛋时发现,作为中间收购商,利润可观,他在养殖同时,也做起了鹌鹑蛋中间收购的生意,对于养殖户,在鹌鹑蛋价低于成本价时,按成本价收购,平时按市场价收购,决不让养殖户亏本。2015年,市场低迷,鹌鹑蛋只能卖3元一斤,他没收购一斤蛋就要倒贴5毛钱,但是盛成波还是坚持按成本价收购,这一年他收蛋亏了15万元。养殖户纷纷对他伸出大拇指:“盛老板耿直!跟这样的人做生意我们放心。”
盛成波的耿直与诚信,帮助他的鹌鹑产业越做越大,到2017年7月,他的养殖场规模达到6亩,存栏鹌鹑12万只,日产蛋2500斤,年产值达500万元,年纯收入达到100万元。同时,他还成为涪陵、武隆、丰都、南川、忠县五个区县鹌鹑蛋销售的总代理,年营业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年纯收入达到近300万。
示范带头 引领乡亲共同致富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盛成波心中明白,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叫好。为了带动相亲致富,他零利润为养殖户提供雏苗,手把手实地传授养殖技术。目前,他已培育鹌鹑养殖规模10000只以上的大户14户,其中同乐乡5户,清溪镇5户,珍溪镇2户,南川区神童镇2户。这些养殖户的年利润均超过4万元,鹌鹑养殖已成为这些农户致富的支柱产业。
心有多大,梦就能走多远。盛成波表示,下一步他打算成立鹌鹑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梳理绿色环保的养殖理念,推广全机械化养殖,继续扩大鹌鹑养殖销售产业,力争建成全市最大的鹌鹑养殖基地,带动更多群众致富。
想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关注财经36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