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编辑 孙远之)随着消费升级、产业重构,植物蛋白饮料行业迎合了健康的消费理念而重新站在风口上。然而细数该行业的代表企业,以养元饮品(603156.SH)、维维股份(600300,SH)、承德露露(000848.SZ)、黑牛食品(剥离食品业务后,现为广州拿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拿森公司”)为例,做为亚品类的领导者,业绩却均有不同程度的滑落。
在上述四家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或是由于缺乏创新造成产品老化、产品过于单一,也有盲目进入不熟悉的行业领域,造成多元化投资受挫的情况,不一而足。但值得确定的是,在企业搭载行业东风快速前行时,并没有踏实下来对产品、市场、渠道和消费者进行研究,顺势扩大企业优势,因此错失了发展良机。目前植物蛋白饮料行业不断有外来者切入,其中不乏强势的企业加码,试图分割市场份额,而这也将促进行业不断发展,呈现新的格局。
快行业,慢企业
由于契合了健康需求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理念,迎合了当下消费者对于健康的诉求,相对于其它如碳酸饮料产品,近年来植物蛋白饮料行业突围而出,广受消费者欢迎。
植物蛋白饮料主要是指以植物果仁、果肉及大豆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产品。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各饮料子行业增速最快的是植物蛋白饮料,2016年植物蛋白饮料行业收入为1217.2亿元,预计2020年行业的市场会进一步提升达到2583亿元,占饮料制造业市场总规模的24.2%,成为饮料制造业的主要细分品类,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国内的植物蛋白饮料企业却多多少少呈现出后劲不足的颓势。以行业中的上市企业为例,养元饮品、维维股份、承德露露、黑牛食品分别代表产品为六个核桃、维维豆奶、露露杏仁露和黑牛豆奶,同时这也是植物蛋白饮料中较为重要的代表品类。
养元饮品在2015年达到营收、净利润高峰后便一路下挫,2016、2017年连续两年营收、净利润下跌。其中,占比在98%以上的主营业务核桃乳,2017年营收为76.19亿元,同比下降11.76%,毛利率同比减少2.09%;其他植物蛋白饮料营收为1.2亿元,同比暴跌54.6%,毛利率也减少了5.08%。无独有偶,承德露露也在2016、2017年连续两年营收净利润双下滑。去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2亿元,同比下降16.23%;净利润为4.14亿元,同比下降8.16%。
此外,在豆奶品类占比较重的两家企业维维股份和拿森公司,同样都曾风光一时,此时却一家业绩滑坡,另一家则因巨亏而剥离了主营业务。
据年报显示,维维股份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6.47亿元,同比增长4.1%;净利润为9151.17万元,同比增长30.5%。但是从2014-2016年间,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连续三年呈负增长,分别为6807.46万元、3139.12万元、1724.61万元,直至2017年,扣非净利润为-8591.68万元,同比暴跌589.18%。
黑牛食品(现拿森公司)自2010年上市后,仅经历了两年的业绩增长期,随后便一路下挫,深陷业绩泥沼,2015年甚至亏损6.4亿元,同比爆跌5320.90%,其后剥离了主营食品资产,卖壳求生。
乳业分析师宋亮对蓝鲸产经记者表示,目前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缺乏真正的龙头企业,企业大而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较为分散,品牌杂、乱、多,亟待提高市场集中度。
向左走,向右走
事实上,上述四家企业的发展轨迹呈现了两极化的方向,养元饮品、承德露露皆因产品结构单一、创新乏力而被业内诟病,而维维股份和黑牛食品却相继在多元化布局上败走麦城。
据数据显示,养元饮品2014年、2015年、2016年,核桃乳的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4.90%、95.41%、97.30%,其产品研发投入甚至不足其年收入的1%。而承德露露主要生产杏仁露产品,其他产品包括核桃露、果仁核桃等占比很小。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对蓝鲸产经记者表示,养元饮品和承德露露近年来基本没有进行创新升级,均存在产品老化和品牌力弱化的问题,其市场营销和渠道发展也较为滞后,长此以往,极易被市场和消费者抛弃。
维维股份和黑牛食品则与上述两者相反,一直在试图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却相继折戟在多元化迷途中。
记者梳理发现,从上市至今十余年间,维维股份先后涉足了乳业、白酒业、房地产业、茶业、煤炭业、药品以及金融等行业,皆无功而返,甚至不得不出售或转让旗下部分子公司和固定资产。财报显示,去年维维股份旗下产品如酒类(含酒类贸易)、动植物蛋白饮料(牛奶,鲜奶及谷动等)、茶类的营业收入皆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分别下降了33.93%、2.73%、4.34%,而其主要产品固体饮料(豆奶粉,豆浆粉及嚼益嚼等)的营业收入仅实现微增0.22%。
黑牛食品同样是不停地探索多元化,逐一发展核桃乳、乳酸乳、牛奶等业务,皆未能出现较大的收效,2015年前后还重金押宝预调鸡尾酒,推出“达奇”产品试图重振旗鼓,结果惨淡收场。据其2015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亏损1.59亿元,同比爆跌6449%。2015年底,黑牛食品认赔杀出,公开叫卖预调制鸡尾酒生产线,这也成为其后续剥离主业的导火索。
朱丹蓬对记者指出,上述企业做为各个亚品类的领导者,站在风口上享受着整个行业飞速增长带来的红利,业绩随之一路上扬。但在行业进入平缓期后,企业的主要弊端如研发投入少、产品更迭速度慢,传播途径偏窄等问题一一呈现出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业绩滑坡。
有业内人士指出,上述企业皆在最初市场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在手握较为充实的资金时,没有踏实沉淀下来集中精力研发新品、发展渠道,乘势扩大市场份额,要么躺在功劳薄上啃老本,要么进入陌生领域试图投资赚钱,结果殊途同归,反而错失了企业做大的最佳时机。
巨头杀入,格局生变
据了解,目前养元饮品针对早餐市场推出了热饮产品,维维股份也提出了聚焦主业的战略。据悉,拿森公司也在回归主业,继续经营与“黑牛”有关的产品。朱丹蓬认为,目前植物蛋白饮料切合了健康消费的趋势而被认可,以上品牌均有着多年积淀,具有一定的消费基础和人群,企业主动调整应对消费端的变化进行产品创新,聚焦主业将对业绩产生正面的刺激效果。
近年来植物蛋白饮料行业成为消费风口,面对的潜在增长空间,不仅老企业相继在调整自身,以寻求新的突破。而外来者也在不断加码布局,涌入该市场。
2016年6月,乳业巨头之一蒙牛将美国纯真Silk植物营养饮品引入中国,推出了植朴磨坊纯香豆奶。2017年,达利旗下豆本豆豆奶横空出世,有报道称,在2017年销售了10亿元。同年,达能以上百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WhiteWave,后者主营高端有机乳制品、非转基因食品、植物蛋白食品及饮料、新鲜食品、咖啡伴侣等产品,这也被业内普遍解读为达能有意进军植物蛋白食品饮料。
2017年9年,伊利集团布局植物蛋白饮料行业,推出旗下伊利红枣核桃乳;今年初,洽洽食品也跨界推出了植物蛋白饮料“坚果先生”。
宋亮告诉蓝鲸产经记者,植物蛋白饮料行业的进入门槛很低,资本涌入将促使行业格局重新洗牌,加速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促进了三四线市场非标向标准化转进的过程。
“未来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将是强者的天下,而且将会经历三个方向的漫长调整期,首先从非标品向标品的转型,如在早点铺喝到的散装豆浆是非标品的代表,而袋装或罐装的豆奶等则属于标准化产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重点将会从非标向标准产品转移,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其次,随着强势资本的介入,推动行业整合的力度;第三,由于当前消费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未来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将以实现消费人群的细分,如功能化、快销化或者娱乐化,通过对产品打造独特的消费标签找到对应的消费人群。”宋亮说。
想了解更多财经内容,请关注财经36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