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最新消息 抄底新三板?蛰伏待机,着眼新兴行业
“我觉得去年9月才是抄底新三板的好机会,现在未必是”,架子民工表示。“架子民工”不是真民工,而是上海一家小私募公司的老板,本人管理着几只基金,包括一只新三板基金。他的基金规模不大,几千万而已,主要在二级市场拿票。
在别人都在新三板集邮的时候,他在不断捡着筹码。他早期在新三板最大的仓位是物业公司,传统、不起眼,A股上甚至没有一只股票。
近一年下来,在新三板大势不断下跌的情况下,“架子民工”的前五重仓股全部上涨50%以上,平均涨幅约80%。在现在的市场行情下,这样的新三板基金走势实在不多见。
“架子民工”表示他的物业股投资逻辑以及他眼中当下的新三板市场。
物业股,是我在新三板挖掘的宝藏
前两年,新三板特别火爆。我一直没有买,原因是实在太贵了。
虽然没有买,但是很多公司还是知道一些的,当时大家买就是追热点,那现在可能证明有一些投资人随行就市,买错了、买贵了,不能完全归咎于新三板市场。
到去年9月,我实在看不下去了。粗略一看,很多公司都是白菜价,这为什么不买呢?
新三板上万家公司里,真正有成交的大约1000家。于是,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家一家看。把业绩差、现金流差、行业差的统统去掉,去认真研究剩下50-80家公司的基本面。
寻找好公司的过程中,我不太看重像ROE、ROA、毛利率这些硬性的财务指标。好的公司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好的公司其实我也看不出来,有些公司我也觉得很好,但却出了各种问题,被套住了。我在新三板买的股票多种多样,也踩了好几个雷。
所以,好公司是什么样的,我也给不了理性、标准化的答案。如果非要说什么量化指标,那就简单粗暴,现金流很好+轻资产。
因为我把投资当成是一门生意,要知道做生意现金的回款很重要,如果看起来挣了很多,但一大把应收账款,最后能不能拿到还得两说;
还有重资产的生意,也是看起来挣了很多钱,但需要源源不断投入,如果投入跟不上或出了差错,过去赚的钱可能都会搭上。
这样看过来,我盯上了新三板的物业公司。
首先,物业属于轻资产行业;其次现金流特别好,你看任何一家物业公司的现金流都特别好,而且,A股现在没有物业公司,它有独特性,不过今年可能就会有了,碧桂园、南都物业都在排队。
大家都觉得物业不就是保安大爷和保洁阿姨嘛,有什么前途?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个行业不仅现金流好,还有一定的粘性,因为一个小区不可能随便换物业。我们统计过,前一百强的物业公司,一年的更换率可能只有2%,也就是说一百个小区里,有2个小区要更换物业。这个比例并不高。
而且物业有生活场景,居民生活离不开它。在未来,可想象的拓展业务不少,比如居家养老,各种各样居民服务,二手房买卖、租赁,长租公寓。
在我看来,物业行业的业绩和增长很确定,原因有两点。第一,物业行业本身市场存量在不断扩大,物业费也有所提升;第二,物业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原来可能是前一百强市场份额30%,以后可能是40%、50%,这个趋势很明显。因为在这个行业,越是大公司它的增长越快,通过自身增长加收购,这会导致行业集中度会越来越高。所以最近三四年其实大点的物业公司的日子相当好过。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去美股和港股看看,物业公司的估值都很高。
港股知名的物业公司彩生活市值55亿港币,市盈率22倍;
绿城服务市值133亿港币,市盈率35倍,对应绿城中国市值237亿港币,8.3倍市盈率;
中海物业市值61.14亿港币,23倍市盈率,对应中国海外发展市值3062亿港币,7.4倍市盈率;
美国的FirstService市值23.25亿美元,市盈率70倍。
在我之前,新三板市场根本没人关心物业公司。在去年,很多时候都是我一个人在买,没人和我抢,所以买到的都价格都很低。举个例子,我去年13元买的一家物业公司,市盈率13倍,然后2016年的利润一不小心翻了一倍,那是多少倍了?6.5倍。
当然,现在买的人也多了起来,物业公司的估值在回升。我去年买的几只股票,价格涨得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