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背景:监管趋严资金收紧,主板下跌影响做市指数
在宏观层面,2017年二季度证券市场监管趋严,流动性收紧。A股自4月进入下行空间,各大指数不同程度下跌,中小创估值持续走低,影响新三板公司股价和做市指数下行。
基本面因素叠加政策预期减弱,市场信心持续走低
业绩不及预期、政策预期减弱、优质做市公司流失和解禁到期潮等原因成为了此次做市指数连续下跌的主要原因。
第一,业绩低于市场预期成为了做市指数连续走低的基本面因素。新三板公司高成长性受到质疑,在各项经营能力和成长性指标上落后于对标的创业板和创新层公司,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第二,优质公司流失。自2015年的上涨行情结束后,新三板市场和做市板块进入了持续低迷的调整时期。在此期间,业绩优良的做市转让公司因为拟IPO和并购重组等原因不断流失,直接拖累做市指数下跌,做市板块也面临重大挑战。
第三,解禁潮叠加基金到期压力。2015年大量发行的基金理财产品在2017年开始逐步到期,同时2017年公司限售股解禁水平仍然居高不下,基金退出和原股东变现叠加带来的压力持续增加,市场上升阻力大。
第四,政策预期减弱。指数长期低迷加之年初政策预期减弱,投资者信心处于谷底,缺乏支撑动能。2017年2、3月份政策预期、特别是关于"再分层"的政策预期加强,因此市场情绪有所提振,做市指数快速上升;但到4月之后,政策预期逐渐减弱,市场信心也因此受到削弱,做市指数开始连续下行。
做市制度具体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首先,新三板做市商库存股成本过低,在指数下跌、交易冷清的市场环境中,做市商为完成业绩目标,可能不合理地卖出库存股以兑现浮盈,拖累指数下跌。第二,做市商制度规定做市商在一定范围内需要履行持续报价义务,而在市场低迷之时履行持续报价义务容易造成市场小量成交连续下跌,指数持续缩量下跌。
后市预计保持低位平衡,坚持价值投资理念
后市在政策预期下大概率维持低位平衡状态。目前做市板块年报披露基本完成,市场参与者逐渐适应监管新常态,宏观和业绩层面的下跌因素已基本得以消除。连续下跌后,新三板估值进入历史低位,长期股权投资者和部分机构可能已经开始逢低布局优质企业,支撑力量可能将逐步显现。
在下半年,私募做市、大宗交易等制度落地希望较大,"再分层"制度也有可能在17年年末或18年年初初步落地,市场信心有望逐步恢复。在量价同处低位的调整时期,建议投资者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精选业绩优良、成长性好的公司,既可抵抗风险,同时又可以为长期投资布局。
风险提示
改革政策推进速度不及预期;做市指数表现不及预期;市场系统性风险。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