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一个例子。
丽珠集团,这家以60%多毛利率秒杀众多白马股的医药企业曾在2016年11月21日发布公告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全资子公司于2016年11月18日累计增持850万股H股,累计耗资3亿多港币。
11月-12月属于年关焦躁阶段,银行当年的授信规模基本用完,叠加缴税集中时间段,企业的资金普遍紧张,控股股东及全资子公司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大举增持,其所传递的信息值得深思;
此外,进入12月以后属于年报业绩预告的敏感时期,显然不能在敏感期增持;
从公告看此次增持仅仅是在1天内完成,综合判断,此次增持控股股东及全资子公司非常仓促——如此急迫增持,那么,后续是不是有重大消息?
这些信息需要我们在研究上市公司一贯行为后,再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上市公司也绝不会发个公告,非常直白的告诉所有投资者,我们将有包括新药获批上市在内的多个重大利好发布,如此等等。
与欧菲光一样,丽珠集团也是在获得产业资本的增持后,丽珠集团公布一系列的利好,其中包括:
2016年12月22日公告获得临床批件,2017年2月25日公告,有6个要品新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17年8月1日获得美国FDA临床试验许可,2017年9月23日控股子公司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等等。
增持后的股价走势见下图:
风云君,你这样说,不就是跟踪大机构或上市公司股东还有高管买股票吗?也有很多股东被套的情况啊。
老板,这里有个前提可能您忽略了,文章开头就说了,本文是针对优质上市公司而言的,那些经常讲故事、蹭热点、玩概念,并被大股东借以收割韭菜的上市公司,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
A股中确实有机构大幅增持某些上市公司股票后被深套其中无法自拔,风云君(ID:mvlegend)也扒过不少,你们去翻翻风云君历史文章,这里不再赘述。
风云君近期还听到比较险恶的增持方式:广东某上市公司老板发公告说增持1.5亿,结果先融资买入8千万,随后做了笔差价,抛出后,再在低位买入7千万,如此就宣告增持完毕。
但实际只增持了7千万,上市公司老板也借此还赚了一笔差价,割了把韭菜。
经济学上有个理论,即人的行为具有一贯性,企业也是一样。忠于主业、坚持回馈投资者、具备较高信誉度的上市公司当其被外部投资者或内部股东、高管增持时,往往是积极的信号,应引起我们个人投资者的注意,并进一步分析相关信息。
风云君再啰嗦几句,市值风云自2016年以来就一直在构建上市公司黑、白名单数据库,通过评估上市公司过往的一贯行为进行分类,完成分类后再对上市公司股东高管及重要投资者过往行为进行评估,二者综合再结合其他数据即形成可视化的评估模型。
这套模型,简直牛的不要不要的;什么时候推出呢?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中!
敲黑板!敲黑板!为了便于小伙伴们学习,风云君归纳下今天的内容!
一、对上市公司进行筛选归类,找出其中的优先企业并长期跟踪,注意其基本面变化;
二、研究重要投资者动向,并分析其背后原因;
三、密切关注市场走势能否反映上市公司基本面变化。(原标题:市值风云 | 价值投资之:寻找带头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