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马云如果没有自我突破,甚至走不到2008年
这30年与近10年,中国经济正在如何进化?
一、刚刚过去的十年,水大鱼大
我去年写了一本书叫《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对我来讲这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工作。
熟悉是因为我之前写过《激荡三十年》,梳理过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经济改革史,整个写作的路径和逻辑对我来讲是轻车熟路的事情。
但这又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工作,因为写《激荡三十年》的时候,中国的改革是从零到一的过程,所有的破坏都充满着正义感,但是到了2008年,中国的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800万家,出现了很多大型的公司、很多新的变革,变成了从 1 到N的过程。
十年好像并不是很遥远,但是我们站在2018年的5月份回望2008年的5月份,你会发觉很多变化是我们10年前很难想象的。
比如十年前没有智能手机,乔布斯还活着,当时全中国、全世界最大的手机公司是诺基亚。10年前没有微信,甚至没有微博,10年前没有天猫、没有小米,更没有共享单车、今日头条、滴滴打车和美团。
10年里面中国发生了特别多的数据变化——
经济总量增长2.5倍
中国人民币规模总量增长3.25倍
汽车销量增长3倍
世界500强中国公司从33家增加到115家
高铁里程增长183倍
……
现在,我们重新站在2008年,看看当时有什么环境和要素发生了变化。
第一,全球化的停滞,“中国制造黄金十年”终结。
1978年以后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成了全球化最大的获益者。中国通过廉价的劳动力、低廉的优惠政策,形成制造业巨大的洼地优势,把全世界的产能吸引到了中国。我们用时间换空间,把生产出来最便宜的东西卖到各个国家。
但是现在,很多工厂搬到了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中国的成本优势结束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全球化的进程在全球范围内终结了。2008年到2016年全球贸易增长几乎为零,制造业需要重新想象。
第二,成本提高+电商冲击,传统产业大规模洗牌。
当全球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天崩了,地也裂了,在本土市场里面,我们看到了电商对制造业巨大的冲击,渠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制造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被非常血腥地切掉了。
第三,中产阶级崛起,“价廉物美”模式崩溃。
2009年,我们访问了当时20多位企业家,他们都在中国做企业至少二十年,从这次访问中,我们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本土企业家面对市场的创新不足。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那时候的消费者没有一个人愿意为你的创新买单。但是今天,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人们开始愿意为创新、为好的产品买单了。
第四,移动互联网,制造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的结构性破坏。
我在2005年做过一个判断,未来十年内,中国传统制造业80%的企业都会被淘汰掉,今天我还坚定地认为,未来很大一部分的制造业企业会离开这个市场。
就像当年的马云,如果不进行自我突破,走不到2008年。今天仍然是巨大变化的时代,制造业、服务业和金融业发生了结构性破坏。
二、中国产业变革进入下半场
在过去几年里到底是什么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一定还没有结束,它是正在进行时。
第一,媒体突变,从单向传播到社交化传播。
1995年我就在南方都市报开专栏,当年每一篇稿子我都写得特别认真,收到了很多的读者来信。
到了2014年我仍然非常勤奋地写每一篇稿子,但是我收到的信越来越少,我的读者都去哪里了呢?后来发现他们都去朋友圈了。
所以在2014年的5月份,我对所有开专栏的媒体说,从5月8号开始我不能给你们写专栏了,我要给自己写专栏,后来就有了吴晓波频道。
英国历史学家柏林认为有两种传播模型,一种叫积极自由,你可以在广场上任意表达你的观点,另一种叫消极自由,你有表达的权利,也有离开的权利。
在互联网来之前,或者在微信之前,中国市场没有消极自由的权利,但是今天你可以拒绝传播,哪怕在广场上天天对你洗脑,你也可以躲在自己的房间里拒绝接受。
第二,受众突变,大众消失、圈层出现。
今天,无论你卖什么产品,冰箱、空调、洗衣机……在中国都已经没有统一市场,每个人都活在不同的圈层中。
这时候“市场”实际已经不存在了,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年龄、审美、收入、区域特征去选择不同的品牌。所以,几乎所有的行业品牌都在彻底细分化。
你只要找到喜欢你这个产品的人,你就能做出一家非常好的企业,商品创新的空间十分巨大,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仍然是一个创新的国家。
第三,渠道突变,金字塔的分销模式瓦解,社交、快递崛起。
2002年我写娃哈哈的时候,它的产销第一次超过可口可乐,当时宗先生做对了两件事情:首先,他在中国做一瓶水,定价一块钱,能够卖到全国、全世界;其次,他把水卖出去以后还能把钱再收回来。
当时我们就发现,在中国地区卖货能够赚到钱,不是靠“脑袋”往前冲,而是“腰”往前的人,“腰”指的就是全国金字塔的分销体系建设。但是今天娃哈哈已经衰落了,营收从上年的600亿到现在的400亿,原因就在于分销体系的衰落。
另外,社交成了一个看不见的渠道,去年快速崛起了两家社交电商公司,一家叫拼多多,另一家是杭州的云集微店。
还有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快递,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中国景象。中国每天有多少人在马路上送快递?答案是1400万,平均100个中国人就有1个是快递小哥。
天猫最近在跟服装品牌做一个实验,你在天猫下单,原来是购物信息下到仓库,现在是直接把信息送到你附近的专卖店,再由专卖店把衣服送到你的手里。
第四,审美突变,从欧美流到中国风。
很长时间里我们面对欧美人有一种自卑感,我们的技术从西方来的,我们的社会从西方来的,我们的商业模式从西方来的。
我们的审美也是从西方来的,美国人看什么我们看什么,美国人吃什么我们吃什么,美国人住什么我们住什么。而当我们开始崛起的时候,我们开始重新认识中国文化。
有没有钱和有没有意识是两回事,当中产阶级自我意识开始崛起的时候,就有人会为东方审美的元素来买单。
第五,主流突变,从感性人群到新中产人群。
当中产阶级在中国集体出现,今天的消费者进入到理性市场。如果你有一个产品到了中国地区没有卖掉,只能有这么两个原因,第一你没有讲清楚,第二你没有站在消费者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