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三板 / 融资 / 创业 / 动态 观点> 曾鸣:互联网的下半场,拼的是协同效应

曾鸣:互联网的下半场,拼的是协同效应

2018-06-07 08:57  来源: 砺石商业评论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 砺石商业评论

核心观点:

1.网络效应、网络协同、协同效应:协同效应的本质是相对于工业时代比较传统的,封闭的线性的供应链管理体制,整个社会用一种多角色、大模、实时的社会化协同的方式,基于网络来创造新的价值。网络协同是一种合作的机制,他产生的就是协同网络,而协同网络创造的价值,把他定义为协同效应。而大家所熟悉的网络效应,只是协同网络价值的第一阶段的简单要求。

2.协同效应的价值:第一,信息的分享从串联走向并联;第二,从一个相对封闭的供应链体系,走向今天一个开放的体系;第三,从传统的自己的管控模式走向一个更加快速的社会化协同模式。

3.什么是协同:协同就是互动,就是连接,就是沟通,用更高的效率,在更大的范围去进行更深刻的更有效的合作。


— 全文 —

5年前,马云在菜鸟成立的时候第一次提出智能物流骨干网,当时我们对这个概念完全没有任何的理解,也想象不出来,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但是,在过去5年里面,经过菜鸟所有的合作伙伴的努力,特别是持续的探索和创新,我想对于智能物流骨干网的本质开始有一些初步的理解。

我自己觉得,这个智能物流骨干网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化协同的网络。未来的竞争,本质是用社会化协同的网络取代传统的供应链管理,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所以,新物流就是智能物流,智能物流的核心就是物流协同网络。

今天,有很多的嘉宾会跟大家分享新物流到底新在哪儿?新的赛道是什么?新的投资机会是什么?我不是物流行业的专业人士,所以我还是从一个更加通用的框架,来和大家介绍为什么我认为协同效应是未来十几、二十年,智能商业时代竞争的一个最重要的价值源泉。

首先,大家都明白,在过去的这二十年,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所有企业的价值源泉其实就是网络效应。这个词大家应该现在非常的熟悉。网络效应最简单的概念,就是一个网络的价值和使用的人数的平方成某种正比关系。也就是说使用的人越多,这个网络的价值越大,物流网络是这样的,通讯网络是这样,贸易网络也是这样。所以今天所有互联网领先的企业,从淘宝、微信、谷歌到滴滴,其实都是基于网络效应产生的巨大的价值。但是毫无疑问,我们今天已经能够感受到简单的网络效应已经无法再带动社会继续巨大的价值创新。流量为王之后,靠什么?我们需要新的游戏规则。那么这个游戏规则,我把他定义为一个新的词叫“协同效应”,是为了强调这是一个比网络效应更深刻的,未来任何企业竞争的一个价值源泉。

1网络效应、网络协同、协同效应

当然要理解这个词其实有三个相关的词,网络效应、网络协同和协同网络。

我先定义一下协同效应是什么?协同效应的本质是相对于工业时代比较传统的,封闭的线性的供应链管理体制,整个社会用一种多角色、大规模、实时的社会化协同的方式,基于网络来创造新的价值。这种价值创造,就是协同效应。过去两年,我一直在提智能商业,商业的未来就是智能商业。而智能商业有两个核心的组成部分,我把他叫做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那么网络协同就是用社会化分工和合作的方法,他是一种新的创新机制,他创造的核心价值就是协同效应。而他所形成的协同网络就是大家现在经常讲到的生态。我们一直在讲生态是未来最有价值的一种生存方式,平台是生态中最有价值的一个组织。但是,什么是生态,其实以前一直没有人定义过。通过这两年的研究,我觉得所谓的生态,就是针对某一个特定商业目的的全新的社会化协同网络。所以网络协同是一种合作的机制,他产生的就是协同网络,而协同网络创造的价值,我把他定义为协同效应。而大家所熟悉的网络效应,只是协同网络价值的第一阶段的简单要求。未来网络要创造更大的价值,就要去创造更复杂的协同。所以,简单总结一下,如果工业时代推崇的是规模经济,推崇的是大规模、标准化、流水线的生产产生的低成本,那么互联网时代在过去的二十年,追求的是网络效应,但是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在智能商业的时代,真正的竞争将聚焦在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创造最大的协同效应,所以协同效应是大家需要去深刻理解的一个全新的竞争机制。

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

2协同效应的价值

为什么说协同效应会创造如此大的价值?协同效应对于传统的规模效应是一个真正的降维打击。因为有三个根本性的特征决定了协同效应的价值。第一,信息的分享从串联走向并联,传统的供应链信息是串联式的,单向的,1对N的线性的传播途径。但是互联网的技术,最核心的就是可以并发的处理海量的信息,在海量人群的实时互动。这是这场技术革命在信息结构和沟通上带来的真正的价值的源泉。第二,是从一个相对封闭的供应链体系,因为传统的体系没有处理太复杂的事情,所以他一定要把他简化,把他标准化,那么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走向今天一个开放的体系。所以开放的理念在今天这个时代已经无所不在。同时非常重要的是从原来的传统的控制和管理,走向分工,合作和协同。这个最大的价值,是一种网络化的协同,可以做到实时动态的全局优化,可以实现个性化、低成本、快速度等这一些维度的某种全新的价值组合。如果物流要再往前走,要做到10亿包裹,做到24小时抵达,必须改变一种运营方式,第三,必须从传统的自己的管控模式走向一个更加快速的社会化协同模式。而所谓的骨干物流网,就是沉淀下来的那个共享的基础设施。共享的基础设施,让更多的人可以用社会化的方式协同,创造更大的一个价值。

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工厂这样一个组织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手工作坊的运营。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越来越复杂的科层制公司管理模式,但是过去几年,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的基础之上,生态会成为未来智能商业最核心的组织形态。所有的传统产业,都会逐步的转化、改造升级成智能生态。所以这是整个社会最大的一次经济变革,也是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走向智能商业文明的一个大飞跃。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协同效应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打破了传统管理的规模不经济。大家都知道,当管理的人数从1000到1万甚至走向10万的时候,管理的效率是急剧下降的。但是当我们未来会有1000万的快递物流人员的时候,我们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价值,甚至当无人驾驶会取代更多人工的时候,人类创造力利用什么方式发挥出来。这些都是需要用新的方式去运营一个社会化的协同网络,而不再用传统的方法去管理。


3什么是协同?

讲了这么多协同,大家可能会问到底什么是协同?从最简单的角度来说,协同就是互动,就是连接,就是沟通。所有的合作基础都是基于沟通和协作,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也是第一个技术可以作为双向和多方的互动的,这个技术打开了社会化协作的一个全新的闸门。其实人类文明的发展,在过去的200年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在过去的1万年可以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再走向今天的智能文明,最核心的是人能够创造社会基础设施。在这几亿年的演化过程中,人脑虽然进步很大,但是整体并没有太大的变革。但是人所创造的社会化的合作机制,从最早的语言、再到文化、再到法律、再到今天的互联网,我们实际上可以用更高的效率,在更大的范围去进行更深刻的更有效的合作。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看一下,不同企业他的价值源泉,你可以看到,像打车这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应用,它虽然起来得非常快,有很好的一个网络效应。但是他的网络效应并不是一个全国的网络效应,它只局限于一个特定的城市。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只是打车,角色也非常简单,只有乘客和司机。互动也非常简单,就是下单,目的地、价格。所以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互动,网络就很难去成长去扩张,因为他没有创造多少网络的协同的效应,他只有一个简单的网络效应。


案例一淘宝

但是反过来我们看,淘宝在过去的十五年里面,淘宝的角色是非常多的,他有卖家、有买家、但是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化的服务商,提供信用、提供物流、提供支付,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撑。所以这样多元角色的复杂互动,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协同网,也带动了生态的急剧膨胀。


在2008年淘宝GMV才1000亿,但是很快变成了2012年的1万亿,然后在2017年突破了3万亿。所以整个生态其实从他的效果来说,大家看到的是淘宝给买家提供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服务,但是从一个典型的淘宝卖家来说,他往往要通过API这样一种软件的互动的接口,要接入100家甚至200家社会化的服务提供商,从导购到广告,到拍摄和修图,到网站的建设,网站的装修等等。所以,这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协同网络。

从一个角度来说,淘宝是一个零售平台,但是他更是一个巨复杂的协同网络,这才是淘宝价值的源泉所在。正是这样复杂的协同网络创造了巨大的协同效应,才有了今天淘宝的社会化价值。同时淘宝这样一个复杂网络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类似支付宝和菜鸟这样的全球化协同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刚才马总讲到,未来是一个更加大范围的社会化协同,是因为我们把制造业、新的服务业、更广泛的一些玩家,都卷入到这样一个协同网络中间来。同时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协同网络开始涌现出来。

什么是协同


案例二云集

云集,这是过去才创业三年的社会化电商,大家可以看到他一方面利用了微信的朋友圈和群组,他有400万的店主,通过他们的社交网络,可以触达到几千万的用户。但是同时他又利用淘宝这些年所创造的社会化的服务网络,把内容、客服、IT系统、培训和仓配这些社会化服务整合成云服务,变成一个标准化的平台,去支持品牌商和店主之间的有效连接和互动。所以云集其实就是一个新型的社会化的协同网络,完成了社交电商这样一种新型模式的创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协同网络涌现。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