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招商披露上一年年报显示,2016年其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仅为1100万元。业绩降幅高达99%。而新三板挂牌PE大佬中科招商和硅谷天堂双双披露2016年年报,净利润分别下滑99%和56%。两个巨头2015、2016两年业绩出现过山车主要原因正是其持有A股二级市场股票市值变化。"
中科招商自2016年4月11日复牌以来,公司股价随即进入下跌通道,直至在1元每股附近徘徊,本周三公司协议股票盘中一度以7毛钱成交,市值从千亿跌至百亿。
与此同时,公司董事沈文荣、吴耀芳,监事毛天一,以及副总经理、财务总监金林海,都在一年的时间里相继辞去了上述职务;并且,前十大股东中深圳市合其明、徐永福、吴耀芳、大业信托2号也在不同程度地减持。市值重挫、利润暴跌、高管职、股东抛售...作为曾经的新三板四大PE之首,过去的一年,中科招商到底经历了什么?
多因素造成利润下滑
受去年股市全面下跌影响,掌管着300亿元基金规模和16家上市公司壳资源的中科招商2016年净利润只有1100多万元,股票资产公允价值更是从前年的18亿元变为去年的-2.57亿元。净利润只有2015年净利润的百分之一!每股收益仅为0.001元。
中科招商出面解释道,营业利润下滑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公司持有股票资产公允价值降幅过大;二是,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增长过多;三是,股权投资大部分潜在收益未能在当期利润表中完全体现。
2015年股市剧烈波动后,中科招商耗资34.4亿元逆市举牌16家上市公司,适时正逢市场底部,随后市场回调,到2015年底中科招商持有的股票大幅增值,使得当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高达18.59亿元。“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熔断机制下连续数天的千股跌停,部分股票元气大伤,直至2016年底都没有缓过来,截至2016年底中科招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仅仅剩-2.57亿元。
从降幅看虽然十分吓人,可是这两个数字相加,浮动盈利还是十分可观。中科招商不认为自己是在买壳卖壳,而是 “在特殊历史时期响应号召稳定市场的主动行为”。
业绩下滑更应该关注的是营业收入到哪去了?答案是,财务费用吃掉了利润。财报显示,2016年度营业成本高达10.4亿元,同比翻了一番;其中财务费用一年之间从6419万元增加到了3.83亿元,增幅达到5倍。而管理费用4.63亿元也较上年增加了1.57亿元,增幅高达51.44%,年报对此解释称,管理费用变动原因是公司业务发展所需引入高端人才及业务开拓引起。这一点颇有些掩饰的意味。
至于第三个原因,是因为会计政策的选择所造成的。大部分潜在收益未在 2016 年度利润表中体现,会在2017年报中显露。年报同时指出,公司2016年对英飞特、中富通等公司或成功IPO、或被并购、或挂牌新三板,只不过相关收益需要等到基金到期后体现在利润表上。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1家新三板挂牌PE披露出2016年报,其中仅有6家业绩上涨。
战略性退出证券投资
2015年,中国股市发生了让人永生难忘的“股灾”, 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复牌,千股涨停。2015年6月12日股市下跌,7月8日国家队入市,此时中科招商以60亿元精准入市抄底。股灾结束,中科招商也顺理成章的获利卖出部分股票,因此中科招商也获得了“屯壳王”的美称。但资深人士却对此赞不绝口,认为这不是为了“吞壳”, 在千股跌停的大环境下,买进需要过人的胆量与长远的战略眼光。
这一仗也使得2015年中科招商的年报看上去十分漂亮。然而到了2016年的时间节点,一切好像都没有那么顺利了。先有中科招商的关联方资金占用直接招来券商的风险提示。再加上2016年闹心的股价,从2016年4月11日复牌开始,就开始一路下跌,2017年2月后,价格就在破净价格前徘徊。股价的持续阴跌让股东们担心,不少股东们选择减持。股东的减持和内部高管的辞职行为,难免会给外界传递出负面信息。
军心不稳,内部出现问题,任谁也不会那么心宽地继续把玩着二级市场的股票。年报公布之际,中科招商也宣布会逐步退出证券市场。业绩发布会上,中科招商称,证券投资对业绩的影响将逐步降低。此外,按照PE整改要求,公司PE业务和直投业务将分开整合,PE业务将严格按照监管部门要求运作。
PE价值重估
由于私募管理机构经营波动较大,并且未清算的收益不能计入当期利润,因此PE公司的股票存在估值难题,公司的股价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信心。事实上,不仅仅是中科招商2016年度业绩出现大幅下滑,同一天发布年报的硅谷天堂,2016年净利润相比上一年度也下滑了50%左右。相比2015年疯狂募资的时代,PE机构正在迎来价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