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市场普遍认为,移动支付之争,本质上是场景之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造成的支付入口下沉到用户随身携带的手机,整个支付市场下沉到消费场景中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经过市场反复教育,如今在便利店、超市、餐厅、商场等场景使用手机支付,对很多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
易观国际在7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6年,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年交易量从1.3万亿增长至35.33万亿。预计2017年整体交易规模将保持超过100%的增长速度,达到75万亿。
市场的迅速扩容也让线下场景的争夺更为激烈。近几年来,从外卖市场的O2O大战,出行市场的打车软件、共享单车,再到零售领域商超、社区便利店,最终以各个中小商家作为目标,移动支付的线下场景已经基本覆盖人们的衣食住行。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在传统线下场景已被深挖殆尽的市场环境下,移动支付的场景构建体系会向以公共出行为代表的公共设施和商业设施方向继续延伸,而此类场景的普遍共性是小额高频高粘性。
而腾讯移动支付的发展逻辑,恰好是围绕着高频高粘性小额场景,为用户提供普惠的移动支付体验。
具体而言,微信支付围绕用户小额高频的典型场景,拓展了大量的线上(如话费充值、信用卡还款)和线下(如打车、外卖、超市、便利店等)应用,致力于无现金日,进一步提升了微信支付的用户数量和粘性。
实际上,腾讯移动支付得以高速扩张的原因,也是如此。
据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从2015Q1到2017Q1,财付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9.97%,支付宝是181.85%;其中2016Q1,财付通较2015Q1同比增长率一度高达778.96%。
和所有产品一样,微信支付上线初期也遇到了冷启动问题。而微信红包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化解了这种尴尬。
微信支付围绕用户小额高频的典型场景,拓展了大量的线上(如话费充值、信用卡还款)和线下(如打车、外卖、超市、便利店等)应用,为广泛的线上线下消费场景提供快捷无缝的体验,并通过与代理商合作及简化商户接入流程来提高商户渗透率。
近年来,腾讯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领域,凭借其开放、连接的金融理念,互联网金融作为腾讯“两个半”战略中的“半个”,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2017年8月16日,腾讯公布了2017Q2财报。财报显示,腾讯的各项业务板块实现全面超预期快速增长。在这其中,其他业务收入为97亿元,同比增长177%,环比增长28%。
据财报分析,腾讯的其他业务录得177%的收入同比增长主要受支付相关服务及云服务增长所推动。
用户是应用场景拓展的基础,在线下消费场景已经被挖掘殆尽,腾讯凭借自身庞大的用户基数撬动更多的高频高粘性的普惠场景。
以上就是新三板财经,更多财经请关注财经365新三板频道。(原标题:乘车码进驻华东第一城 腾讯继续深入拓展线下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