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7日,在河南郑州的一家银行,一名女子在银行大厅声嘶力竭的哭喊着。
据了解,是因为该女子的血汗钱16万存银行被告知不死或者不到百岁不能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该女子讲述到,四年前自己通过银行工作人员办理了一款价值16万元一年利息两万的理财产品,当四年后该女子想要取出这笔钱时,却被告知这款理财产品变成了终身保险产品,只有当事人到100岁或死后才能够取出。
现场视频:
“弱势群体”这一做法,着实把当事女子吓得不轻。值得一提的是,该女子是文盲,在办理保险时,保险销售人员是否玩过文字游戏诱导该女子办理该理财产品尚不得而知。在事发后,该银行的一名员工反而说保险也有短期,你选短期就可以了,无耻面孔可见一斑!
7月14日,相关机构对此事作出说明,说明全文如下:
针对网上流传的《女子花16万银行理财,错买成终身保险:死后才能取钱》的视频,经调查核实:
一、2013年8月保险公司回访客户录音及客户本人四年来的购买记录显示,客户本人知晓其购买的产品为阳光人寿财富B产品,四年来缴费、分红等手续正常。
二、保险公司确认,客户购买的保险产品是经保监会批准发行,由银行代理销售的十年期缴公众保险产品。
三、对客户因本人原因提出的退保需求,相关银行正积极协调保险公司进行处理,保险公司已经受理。
网友评论:
老百姓面对“弱势群体”的各种理财坑,简直防不胜防,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
上述的故事中,重点已经不是保期的长短,而是该名女子是否能把自己的钱拿回来,并且通过什么途径拿回来?
银行如果不同意私下解决问题,那么就必须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首先向银监会投诉,并且提供银行欺骗消费者的证据是最重要的。
其次,向银行索要当时购买产品的合同,以及提供自己手中的合同,看看上面是否有自己的亲笔签名。案中的女子不识字,很大的可能是保险人员代为签字,如果不是自己的签名,胜算就要大很多了。
第三,要求银行提供当时办理业务时候的录像。当然纵使录像对自己有利,银行也可以以机器故障或者录像未保存为理由拒绝展示。就如同在银行柜台上写着“离柜概不负责”,银行多拿你钱它就不负责,你多拿银行钱,你就要被判刑一样。
最好的状况就是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
在一般的企业中团队的激励机制是刺激业务人员奋斗的原因之一,直线管理咨询认为业务团队的激励没有利益不行,光有利益也不行。业务人员需要钱,但也需要成长。如果一味的用利益驱使,就是让业务人员丧失本性。银行显然在激励机制上做的很好,但却疏忽了业务人员人品的建设。因为保险的提成要比理财高,工作人员就在利益的驱使下诱导老百姓办理保险,还会以理财为名头进行诱导,反正空口无凭,只要你办理了,他就有提成,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在银行遇到“存款变保险”或“理财办保险”的事情,我们该如何防范呢?
一、银行卖的保险期限普遍偏长,少则三五年,多则五至十年,如果银行推荐了一款五年以上的“理财”产品,那么它多半是保险;
二、保险理财的受益要远高于存款,如果银行给你推荐的“存款”利率高达5%,那肯定不是真的存款;
三、保险理财流动性非常差,不能提前支取,或提前支取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所以,你在购买之前一定要问清能否提前支取,如果这款产品期限为五年且不能提前支取,那十有八九就是保险;
四、认认真真看完全部的合同,其实只要你能从头到尾一个字不落的看完,很容易分别这是不是一款保险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