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问题一直是压在中国经济肩上的重担,根据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报告,中国的非金融体系债务占GDP比例高达328%,远远超过一般认知的250%的警戒线。
这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将被债务的利息抵消殆尽,而表面的经济繁荣则愈加成为一种仅仅具有“纸面财富”的庞氏骗局。
在中国经济的庞大债务当中,房企的债务无疑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原因很显然,房地产行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行业,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强烈关注房企的债务问题。
这些年来,我们看到房地产的真实状况是:
小开发商融资困难,造成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工程烂尾。
大开发商则是疯狂制造地王,表面上做大做强,风光无限,而背后却是拿地抵押贷款,套取银行资金,资产负债率急速上升。
也就是说,地产通过金融系统与银行和地方政府融为利益共同体。
企业普遍缺钱,是今天的“新常态”。
负债筹资可以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资金,“差钱”的现状导致中国的房企普遍采用负债方式筹措资金,且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平均数值维持在60%以上,更有甚者达到90%。
从人们熟知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到默默无闻的小型房地产企业,几乎都在疯狂举债圈钱买地,不限量甚至不计后果地扩大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
据统计,近三年来,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自筹资金维持在50000亿元左右,负债占总资金的比重逐年增加,分别为58.67%、60.83%、65.93%。
在2017年第一季度,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35666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
国内贷款6892亿元,增长10.7%;
利用外资74亿元,增长308%;
自筹资金10894亿元,下降7.2%;
其他资金17806亿元,增长27%。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0007亿元,增长27%;个人按揭贷款5538亿元,增长18.6%。
由此可见,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近年来逐年升高,主要渠道是依靠银行借贷和自筹资金。“想尽各种方法借钱”仍是房地产企业维持经营的重要方式。
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债务中,长期债务只有约25.6%,这说明房企的大部分债务都是短期债,其目的是用来增加资金流动性,或者叫变现能力,属于挖东墙补西墙的债务。不要忘了,这些房企也是上市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对于上市企业来说十分重要。
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的地产业就是一个建筑在债务泡沫上的行业,不靠欠债,根本无从发展。
“击鼓传花”的债务游戏会继续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