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超级贸易战正山雨欲来。最先扣动扳机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象是冰冷的钢铁。上月从七国集团(G7)西西里岛峰会回国时,特朗普已在推特上公开威胁将在6月份采取行动,英国《金融时报》预测说,这可能是特朗普采取的“迄今他做出的最为重大的保护主义举措”。
特朗普最新的筹码,就是基于1962年《贸易扩展法》(Trade Expansion Act)第232章的“232调查”。根据这项国内法,美国相关产业的生产,需满足美国国防发展的需求;如果外国商品对这些美国产业带来冲击,政府有权进行干预。
这就意味着,如果美国认为外国商品威胁到美国相关产业,如果这个产业又与国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总统就有权越过其他贸易救济调查,单方面启动“进口调整”。
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干净利落,一剑封喉。
美国盯上的先是进口钢铁,然后是铝制品。根据美国商务部长罗斯披露的信息,美国商务部在今年4月份已经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展开相关调查,相关结果将在6月底公布。届时如果商务部向特朗普提交的报告,确定进口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特朗普将有90天时间来决定是否动用232条款强制授权,即对外国相关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甚至拒绝进口。
上一次美国启用“232调查”是在1982年,当时美国就借口国家安全,对利比亚石油实施进口限制。自1995年WTO成立后,美国政府仅启动过两次“232调查”,分别是在1999年与2001年,但考虑到对方报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美国最终没敢轻举妄动。
但特朗普上台后,“232调查”开始摆上台面。按照罗斯的指控,之所以对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启动“232调查”,是因为在进口冲击下,美国仅有的几家工厂将难以为继,而这些厂家又生产着美国军舰、坦克所需要的钢铁和铝制品。
这正是这些美国企业一直以来的主张。以钢铁行业为例,相关企业频繁对外国商品尤其是中国商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诉讼,现在又扯上国家安全这面大旗,认为一旦遭到冲击,就无法提供国防需要的钢材,也无法为美国军队供应能源提供管道。
一句话,如果这些企业无法生存,美国国家安全也就面临威胁。但这样一个战时条款,美国却运用在和平时期,无疑将对国际贸易造成沉重打击。
其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惨烈的贸易战。美国对中国钢铁和铝制品进口开刀,损害的是中国正常贸易的利益,来而不往非礼也,不排除中国对美国农产品等展开报复性制裁。
而且,这还不是中美贸易的问题。据报道,北约的欧洲成员国正在对美国进行游说,认为美国拟议的这种贸易保护举措,虽然明显针对的是中国,但难免损害生产钢铁的美国的北约盟友。德国和荷兰的军方官员已将忧虑传递给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马蒂斯则向特朗普进行了传达。
对欧盟来说,美国不仁,休怪欧盟不义,一旦美国真对欧洲钢铁采取制裁性措施,在内部压力下,欧盟的报复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将加剧目前因北约军费、气候变化等问题正变得紧张的美欧关系。
因此,对于特朗普拟议中的这项保护主义举措,美国相关企业以及全国对外贸易理事会、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美国设备制造商协会等纷纷表示反对,认为这样做的话,不仅损害美国广大钢铁消费行业的利益,削弱美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更会招致其他国家的贸易报复。
更糟糕的是,这种被称为“核强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无疑将对WTO规则构成严峻挑战。必须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美国的这种示范效应将导致更多国家追随效仿,甚至有可能造成整个WTO体系坍塌。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也承认,特朗普如果因此采取强制措施,必定在国内或WTO遭遇法律诉讼挑战,特朗普政府对此十分清楚。但“明知山有虎,还偏向虎山行”,更暴露出特朗普的盘算:将难题抛给WTO。如果WTO认可美国做法,那自然符合美国利益;如果WTO裁定美国失败,那更给美国一个理由,既然可以退出TPP,可以退出《巴黎协定》,也未必不能退出WTO.
《金融时报》甚至引述一些贸易专家的话说,在特朗普如何毁灭自二战结束以来一直是全球贸易体系基石的规则时,这将是他们的起点之一。
考虑到西方主流媒体对特朗普的敌视态度,希望这只是危言耸听。但暴风雨即将袭来,相关国家应该有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