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在语言、文化、法律法规方面有着巨大差异,文化冲突势必成为中企赴美投资面临的首要挑战。尽管近年来中企赴美投资数量成爆炸性增长,但在美经营时间超过5年以上的企业并不多,很多企业仍在摸索如何克服“水土不服”,真正做到本地化。
“文化冲突、沟通和交流是公司最大的成本。”福耀玻璃美国公司总经理刘道川向记者坦言。
语言障碍首当其冲。在福耀车间工作的约翰·威斯罗对这一点深有感触。在他工作的夹层车间,既有美国员工,还有从中国来传授技术的师傅。师傅和徒弟之间的交流有时靠人工翻译,但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依赖手机上的翻译软件。威斯罗说:“碰上紧急情况,我们需要中国师傅告诉我们哪里出了问题,但语言成为我们之间顺畅沟通的障碍。”
为消除语言障碍,福耀开展了“一带一”项目,即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中国人组成学习小组,在相互学习语言的同时进行技术交流。
语言关通过学习可以克服,但是协调办事方式则需要中美双方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威斯罗说,中国同事是玻璃制造专家,很容易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但很可能会先解决问题,事后才告知美国同事。他很佩服中国同事丰富的经验和高效的执行力,但仍希望中国同事在修复问题之前先与美国同事沟通一下。
在美生活已超过20年的刘道川也承认,中美双方在处理问题方式上存在差异。他说,美国人习惯办事前,需事先告知,而中国人做事,强调执行,执行力很强,但缺少前面的沟通环节,容易造成很多误解。
为增进中美双方理解,福耀不断加强文化交流。今年春节,福耀组织十几位美国员工到中国参观福耀工厂,学习交流经验。同时,为加强员工与管理层沟通,福耀美国工厂每月都会召开职工大会,收集员工的合理化建议,传达到福耀董事会。同时在职工大会上,管理层还与职工分享企业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加深职工对企业的了解。
美国中国总商会编制的《年度商业调查报告》显示,从2014年至2016年,管理文化差异一直在中企在美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中排前三位,不过2017年的调查显示,文化差异挑战已退居第六位。
但有将近59%的企业表示在美招聘和留住人才方面仍面临困难,他们认为招聘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薪酬没有竞争力,难以找到合适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语言、文化差异大。
不过,总商会的报告显示,中企在美国的本土化经营已开始显现成效。2017年度调查显示,有46%的企业认为文化差异对公司运营没有影响,但仍有29%的企业认为有消极影响。此外,61%的受访中资企业表示其在2016年进行的商务活动数量较之前有所增加,达到四年来的最高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资企业加大在商业及政府关系开拓和维护方面的投入与重视程度。
专家指出,了解美国市场,与同行企业交流取经,与政府、客户、专业服务商等利益相关方建立良好联系都能帮助企业克服“水土不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