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餐厅管理者还是很愿意去全美顶尖的大型连锁餐厅企业工作,虽然现在连锁企业在餐厅排行榜中的位置已经位于历史最低谷,但是4400万的销售额,即使是三位数的排名也是赢家啊。
但是有什么事情在悄悄发生变化,有一个词语让这些餐厅经营者在座位上不安地挪了挪位置,这个词就是“连锁”。
去年开始很多快餐店开始修改他们冗长的菜单,减少了菜品,回归到了最基本的品类。这个举措让美国连锁餐企又焕发勃勃生机,但是餐厅经营者们还在努力褪去连锁餐企身上“一个模式走天下”的印迹。
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消费者对于大品牌的抵触情绪在加剧,在4月餐营者论坛上Technomic的Patrick Noone说的,根据Technomic的调研数据,40%的顾客表示他们更愿意去独立餐厅。
除了简化菜单,强调差异化,多位餐营者也表达了对“连锁”的排斥。Legal Sea Foods的老板Roger Berkowitz在电视广告里对顾客说:你可以说我愚蠢、自大,甚至骂我,但是真的不要把我的餐厅叫做“连锁餐厅”。J.Alexander对其股东表达了去连锁化的想法,把他的餐厅描述为“出现在不同地方,无论是建筑还是设计都大相径庭的非连锁餐厅”。加拿大的Earls餐厅发布了一篇公关新闻稿,老板Mo Jessa宣布:“我们正在启动去连锁计划。”怎么做?“希望未来的Earls不再是每家都差不多的连锁餐厅,而是一家家独立餐厅的集合体,每家餐厅会根据各自的地理位置、市场和目标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当然也会根据历史、经验、创意合作而不同。”
这种去连锁化趋势好像并没有导致餐厅业绩下滑,现在更有销售额数据显示这种策略正在起作用,至少帮到了餐厅销售。
加利福利亚的Pizza Kitchen正在进行所有门店的设计和菜单的整改,以便迈入下一个发展篇章。除了菜单上强调当地原料,Pizza Kitchen为每个门店都量身定制适合当地市场的发展策略,首席品牌及策略官Natalia Franco这样说,“这个转型增加了销售额以及顾客数量,我们赢在体验、质量、口味以及价值上。”
麦当劳也同样在菜单本地化上花功夫并且初见成效,吉洛伊(美国加州的一个城市,以大蒜闻名,每年有大蒜节)的大蒜薯条,在旧金山4家门店有售,上市几天就售罄,当地媒体都说这是麦当劳连锁餐厅最成功的尝试之一。
当这些著名的连锁餐厅还在玩本地化尝试的时候,至少有一家餐企将这种本地化措施扩大到了全国范围。Technomic主席Darren Tristano说,Smashburger(美国连锁汉堡餐厅,2007年6月在丹佛市开张第一家店,目前有300多家连锁店和加盟店)的成功有一部分归功于本地特色,即使现在Smashburger的分店遍布32个州以及5个国家,菜单上仍然保留了当地菜品以及啤酒。
连锁还是不连锁,大概关键在于平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