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财经 / 要闻 / 产业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周小川: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将落户上海 加快金融改革

周小川: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将落户上海 加快金融改革

2017-06-20 10: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今天,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金融改革与稳健发展”的2017陆家嘴论坛在上海拉开序幕。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上海市市长应勇担任共同轮值主席,周小川发表欢迎辞以及主旨演讲。

  周小川表示,全球复苏动力增强,但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深化金融改革,为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环境。金融和实体经济应该相互依托。近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将落户上海。

  【09:06】主持人: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现在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各位嘉宾入场。欢迎大家来到2017陆家嘴论坛。本次论坛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外政府高层官员,世界金融界领袖、企业家以及专家学者。今天他们将共同探讨“全球视野下的金融改革与稳健发展”。

  【09:15】周波: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7陆家嘴金融论坛,今天在此举行。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今天出席论坛的主要领导和嘉宾,他们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先生,论坛共同轮值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论坛共同轮值主席、上海市市长应勇先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王兆星先生,中国证监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姜洋先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黄洪先生。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卡马特先生,南非储备银行副行长幕米内赖先生。

  【09:16】周波:莅临本次论坛的还有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先生,上海市委常委、秘书长诸葛宇杰先生,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明生先生,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先生,中国中东欧基金理事长姜建清先生,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先生,澳门金融管理局主席丁连星先生。出席今天论坛的还有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和上海市的其他领导以及部分全球知名的金融机构、国内外知名企业家、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专家等等。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09:19】周波:下面首先有请本届论坛的共同轮值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致欢迎词,大家欢迎!

  【09:22】周小川: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这生机盎然的美好时节,很高兴大家再次欢聚在黄埔江畔,共同参加2017年陆家嘴论坛,首先我代表论坛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时光荏苒,陆家嘴论坛已逐渐成为金融界的一件大盛事。在这个论坛上,政府机构、专家学者们积极建言献策,相互增进了了解、凝聚了智慧,也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深化中国金融改革和促进全球金融交流合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对陆家嘴论坛的活动高度重视。

  【09:23】周小川:当前全国经济复苏动力增强,但是仍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这对各国的政策应对带来了挑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和实体经济应该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可以说深化金融改革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问题。本届论坛以“全球视野下的金融改革和稳健发展”为主题,正是希望通过与会人士的共同努力,对当前全球经济金融的重大问题进行剖析,为中国金融的改革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启迪。

  【09:25】周小川:上海有雄心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的前列。我相信陆家嘴论坛能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借此机会,我也宣布,为了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近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将落户上海,更好地为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09:25】周小川:上海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本次论坛的召开做了大量精心的准备和周到的安排。在此我代表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对上海市政府以及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再次欢迎大家来到此次论坛。最后,我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09:27】周波:谢谢周行长的精彩致辞!接下来,我们有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先生致开幕辞。

  【09:31】韩正:尊敬的周小川行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6月的上海时值春夏之际,万物竞茂。在这美好的时节,非常高兴与各位新老朋友相聚在美丽的黄埔江畔。首先,我代表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对2017陆家嘴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论坛的各位嘉宾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当今时代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中,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孕育突破,经济全球化深入拓展。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的调整时期。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增多。但是各国寻求发展、谋求改改革的愿望强烈,开放发展与共荣的趋势不变。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金融改革与发展。习近平主席特别强调,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

  【09:34】韩正:中国改革开放已经40年,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颇有影响力国际大都市之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功能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提高。我们深深感到上海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靠的是改革和开放。上海作为建设中的中国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之一,必须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要求,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不断挖掘制度创新的红利、市场经济的动力、开放发展的活力,努力实现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09:37】韩正: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按照目标要求,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我们将进一步加快金融的改革、创新,加强自贸试验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发展。提升金融市场功能,促进资金在各市场之间的有序流动,增强配置金融资源能力和国际影响力。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发展,增强金融创新活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我们将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合作,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合作,互联互通,打造面向“一带一路”辐射全球的金融网络体系和支撑体系。我们将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加快形成良好的金融法制环境,致力提升金融信息化水平,积极探索功能监管、金融监管,有效维护区域安全稳定,全力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

  【09:39】韩正: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时光飞逝,陆家嘴论坛已有10个年头。10年来陆家嘴论坛见证了世界经济金融风云变幻,见证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见证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成长进步。十年来,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中外金融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陆家嘴论坛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和全球金融交流合作,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性高端对话平台,成为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来宾,都是国内外金融界和企业界的知名人士。很多都是上海的老朋友,一直关心和支持上海的发展。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时刻,衷心希望大家用自己丰富的学识、经验和影响力,继续为完善全球经济和金融治理,提供宝贵的建议,为促进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相信各位的真知灼见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迪。最后,衷心祝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衷心祝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在上海期间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09:40】周波:谢谢韩正书记。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全球视野下的金融改革与稳定发展”。下面我们进入全体大会一。首先,有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发表主旨演讲。大家欢迎!

  【09:41】周小川: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参加2017年陆家嘴论坛。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通过参与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在此过程中,对外开放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想结合对国际国内有关经验和背景的观察,就对外开放问题谈几点理解。供大家参考。

  【09:48】周小川:第一,制造业的开放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在我国开放较早,早期也有争议。对制造业的开放,我的一条观察是,较早参与开放和竞争的大多数行业最终都发展壮大得快,竞争力强。开放是资源配置优化的进程,是通过市场和竞争机制带来了优化的配置。具体来说,在引进来方面,是通过进口和引进国外企业到国内投资办厂,与国内企业形成竞争。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内企业就没有来自外资企业的竞争,只面临少量的国内竞争。竞争给工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压力和进步。在走出去方面,通过出口和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一开始国内企业也不大参与国际竞争,出口也只是一些大宗资源类的产品,80年代很少有人相信中国制造制成品出口能够有什么太大的前途。然而对外开放之后,从加工贸易到工业制成品都参与了国际竞争。随后又走出去办企业,中国的制造业和企业不仅没有被充垮,反而快速发展。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世界工厂,不少领域正在迈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通过竞争也改掉了国内过去存在的垄断,过去国内的竞争也不充分,外贸企业之间也缺乏竞争。有些人可能还记得,过去的外贸纺织品、轻工、器械、仪器仪表等公司都是按行业切块的,相互之间的财务规则也不同,不允许相互之间竞争。为了吸引外资,1979年中国专门颁布了第一部中外合资企业法。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形成了竞争压力,制造业的行业切分和垄断开始消散。有了竞争机制之后,国内企业有了很大的进步,越是开放充分、竞争激烈的行业竞争越快,制造业开始走向繁荣和强大。

  【09:52】周小川:第二,开放促进了国内的政策改革,开放过程强烈冲击了传统的集中型计划经济的政策体系,并引发了国内一系列重大改革。回想起来,包括价格体制改革、增值税改革、出口退税、汇率市场化,以及当时开启的关贸总协定和WTO谈判等影响深远的改革,都是由开放所引发的。80年代初,为了吸引外资,国内体系要加快向市场经济规则靠拢,要有平等竞争,随后还要考虑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平等竞争。平等竞争和开放是相互关联的,也包括国内企业之间的公平和充分的竞争。对外开放促进了放开国内的民营资本的准入。随后我们又引入了“国民待遇”的概念,无论是对内资还是外资,准入条件应该是一致的。对外开放推动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汇率市场化,以及放宽外汇管制等政策改革。降低了市场准入的门槛,使市场和竞争成为普遍适用的政策机制。

  【09:54】周小川:第三,回顾一下服务业的开放,也有类似的进程。过去经济学把服务业列为非贸易或者说不可贸易行业。但是随着信息、交通运输的大幅进步,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有不少服务都已经变成是可贸易的。人们开始说“世界是平的”。我国服务业开放体现出与制造业类似的规律,也是通过对外开放引入竞争,推动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并带动国内相关的政策改革。在工业领域,除了国防等例外行业不适用于一般的市场竞争原则,绝大多数行业都是可以引入开放和竞争的。服务业也有一些领域涉及敏感行业,也有一些服务难以跨境递交,市场经济难以全部覆盖,但大多数服务业是可以开放的。对服务业开放的认识和政策改革的进程,与制造业也是相似的。在引进来方面,服务业先从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吸引外资起步,随后不断向其他服务业拓展。在走出去方面,一开始是工业企业、出口产品和售后服务一起走出去,后来发展为银行、保险、医疗、行业、旅游、软件、零售、支付、文化等多个领域周出去。这方面上海也是很突出的,比如上海的航运业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09:56】周小川:第四,中国的区域性试点经验增强了开放的信心。早期中国决定开放是开放四个经济特区,当时有不同意见,后来特区取得了效果,向其他地区进行了推广。中国刚加入WTO时,当时对各种试点也很有争议,但是事实证明,入世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本届政府成立以来,有力推动了上海自贸区的试点,开始时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现在自贸区的数量已经扩大到11个,很多先行先试的经验推向全国,说明大家看到了开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10:04】周小川:第五,金融服务业是竞争性的服务业,金融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从WTO谈判的内容还是中国统计体系,对服务业的分类都可以看出,金融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人们也经常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将金融业描述为“国民经济的命脉行业”。在90年代初期,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对资源配置的作用非常突出。当时银行业还是四大专业银行体制,各管一个专业,相互之间竞争较少。再有就是当时的金融机构还承担着少量的政策性金融业务,未充分市场化。90年代经验也告诉我们,金融如果不稳定,往往会出大乱子。90年代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市场经济的50条,已经将四大专业银行全面转入市场。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告诉我们,要防范金融危机首先要保证金融机构的健康性。对那些高杠杆、低资本、不良贷款等等现象均不得宽容。而越是不开放不竞争往往会纵容这些低标准。此后,金融服务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服务业的属性变得十分清晰。从全球来看,绝大多数金融行业都是竞争性服务业。当年我国引入外资银行,最开始希望引入资本。回过头来看,国内商业银行从竞争中学习到了很多内容,为我国金融业带来了产品的演变、市场建设、业务模式、管理经验等一系列的变化。后来又通过竞争性股改上市,国内银行的经营效率、资产质量、公司治理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外资银行的进入也对国内政策带来了改革的压力,其中包括会计准则、监管标准以及最近所进展的营改增的改革。

  【10:07】周小川:当然个别人也许会从自身行业的利益出发,主张对金融业进行保护,等成长壮大后了再开放、再参与国际竞争。各国的经验也包括我们中国自身的经验表明,保护导致懒惰。财务软约束等问题反而使竞争力更弱,损害行业发展。市场和机构的不健康导致市场不稳定,容易产生危机。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亚洲金融风暴前后所发生的那些现象。再有,国内的金融机构现在都已经有很多都走出去,适应了国际竞争,他们在风险管理、定价、反洗钱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实质性的变化。目前,中国已经有五大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已经成为资本充足、金融稳健的市场化经营主体。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健康化已经受到股票指数的关注。这些均说明金融服务业是竞争性服务业,受益于对外开放,今后还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10:09】周小川:第六,“一带一路”为中国金融业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央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号召,各方面都积极响应,推动各项政策落地生效。“一带一路”是开放之路,涉及大量的新兴金融合作,会带来进一步开放的需求,也为我国金融开放和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开发性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首先探索了开发性金融,服务于国家战略、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注重长期投资、依托信用支持,不靠政府补贴,是财务上可持续的模式。该模式不会形成对财政资源的挤占,避免滋生道德风险和导致市场扭曲等问题。“一带一路”的建设也为金融机构开拓海外布局,为贸易投资资本运作等提供了更好的金融服务和发展空间。

  【10:10】周小川:总之,回顾国内外改革的历程,要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走对外开放的道路。从制造业、服务业开放的经验可以推导出,金融行业不是例外,同样适用竞争和开放的规律,由此金融业才会发展得更好。我相信,在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中国对外开放一定能够再上新的台阶,上海自贸区的试验和推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将取得新的成就。谢谢大家!

  【10:10】周波:谢谢周行长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上海市市长应勇先生发表主旨演讲。大家欢迎!

  【10:14】应勇:尊敬的韩正书记、周小川行长,尊敬的王兆星副主席、姜洋副主席、黄洪副主席,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各位新老朋友见面.陆家嘴论坛作为促进金融领域全球对话合作的重要平台,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十年来,我们见证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我们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新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蹄疾步稳,新的增长动力加快形成,撑起了中国经济一片新的天地。我们见证了上海经济在创新转型的轨道上行稳致远。2016年上海市全市生产总值超过2.7万亿元,同比增长6.9%,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超过70%,上海口岸进出口的总额占到全国的28%,集装箱的吞吐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港口。可以说论坛这十年一路走来,既是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也是上海持续发展的记录者和参与者。

  【10:18】应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的背景下,金融对各个经济的作用和影响更加突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迫切需要一个与自身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有责任、有义务、有基础做出其贡献。多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上海集聚了股票、债券、期货、货币、票据、外汇、黄金、保险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成为全国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上海拥有各类金融机构1115家,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全球清算对手方协会等一批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落户上海。金融业成为对上海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行业之一,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7%。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今后的几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冲刺阶段。“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我们必须把金融中心建设放在全球经济金融深刻变革的大趋势下,放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大格局中,放到国家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在高望远,加快推进。

  【10:21】应勇:我们要加快建设的是更加开放、更具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开放提升了金融中心建设的高度。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更加积极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推进金融的对外开放,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积跬步于千里。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上海自贸试验区这块试验田,稳步推动自由贸易帐户体系,跨境投融资汇兑便利,金融市场化等一系列金融改革事项,确立了适应更加开放环境和有效防范风险的金融创新制度。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动自贸试验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深度联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主动服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深化落实“金改40条”,加快构建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人民币全球服务体系,稳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不断将金融开放向纵深推进。

标签金融改革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