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至今,上证指数上涨3.06%,并重新站上3200点这一整数关口。同时,由于受到将于7月中旬率先披露2017年中报等消息刺激,天马科技和恒通科技等个股本周表现十分抢眼,涨幅分别达11.16%和24.76%,相关个股的强势表现意味着中报行情或已启动。分析人士指出,在热点匮乏、确定性机会稀少的局面下,中报行情这样的事件性机会正成为资金追逐的对象,预告业绩大幅增加的个股有望在指数企稳后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但个股表现将进一步分化。同时,业绩为王的风格有望进一步延续。
中报行情启动迹象明显
以天马科技、恒通科技等为首的多家上市公司将在7月中旬披露2017年半年报,而7月份共将有132家公司公布半年报。作为A股首批披露半年报的公司,意味着中报炒作的时间正式开启。
近几日率先披露中报预告的公司股价都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上涨,如开立医疗、天马科技、恒通科技、三峡新材等在低迷的市场中走出明显的大涨行情。从历史经验看,每年的7月、8月市场均将迎来一波炒作中报预期行情。随着2017年中报披露的临近,挖掘中报投资亮点或成为重要的投资方向。
广发证券认为,上市公司业绩中报、金融监管力度和市场流动性将成为左右市场的三大重要因素。在成长股整体中报业绩难超预期的环境下,7月份市场风格继续转换将会一波三折,而“漂亮50”的价值发现过程已基本完成,中报披露期,业绩是最好的题材。
兴业证券方面同样表示,随着中报季的来临,业绩再次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这其中既有较快增长,同时业绩具有确定性,且公司本身质地优良的标的。而这些标的将成为下阶段受到关注的焦点。
“随着中报披露,个股业绩进一步得到确认,资金追逐这些个股是肯定的。”深圳一私募人士表示,近期中报行情启动迹象明显,中报行情已成为其近期的操作主线之一,在今年4月份时就已经开始部分建仓。
信达期货认为,上市公司2017年中报的财务数据将继续释放利好,中报业绩预告表现好的上市公司将大概率受资金追捧。从之前主力资金布局的历史经验看,往往主力资金倾向于在市场行情一般甚至是较差的时候,抢先对一些业绩表现较好的上市公司进行布局,占得先机。因此,进入7月之后,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的陆续公布,中报预增行情有望带动大盘反弹。
多家上市公司中报预喜
近期公布的业绩预告的数据显示,预增的家数占所有分类中最多,显示上市公司业绩向好,扭亏、续盈、略增和预增4类表示业绩向好的上市公司占比为77.37%,这显示上半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不错。
预喜的上市公司当中,增长最大的是有色金属板块的锡业股份。锡业股份因预增逾53倍成为目前的“预增王”,6月26日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亿元至3.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20.69万元大幅增长,同比增幅达5377.78%至6183.33%。
与锡业股份类似,有色金属板块多只个股业绩增幅都远超其他上市公司。目前兴业矿业、丰华股份、中金岭南的中报净利润预计都将达到10倍以上,而寒锐钴业等个股的净利润也都数倍增加。数据显示,寒锐钴业近期的市场表现同样抢眼,本周的涨幅同样超过10%。
除有色金属板块外,化工则是另一个十分耀眼的预期业绩大幅增长的板块。数据显示,在目前已披露中报业绩预告的公司中,增幅前10位的公司中有5家属于化工企业,占据半壁江山,上榜几家公司的增幅都在15倍以上。其中,卫星石化增幅37倍、中核钛白增幅23倍、安纳达增幅19倍。
而从近期市场情绪来看,“五穷六绝七翻身”似乎正悄然应验,市场正在随着中报行情的启动而出现反弹,上证指数重新站上3200点,而持续调整中的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近一个月的涨幅也已超过上证50。分析人士指出,市场可能在中报行情的带动下出现结构性的“赚钱”行情。
“业绩为王”延续
在中报行情来临时,到底该如何布局和选择个股?一位资深投资人士表示,目前其选股逻辑就是寻找业绩高增长确定性,把握中报行情。目前成长股整体估值较高,但景气度回升,估值合理且业绩有确定性增长的细分领域龙头标的可开始关注。
“业绩为王的逻辑将继续延续下去,从中报预告和中报中挖掘真正的价值股才是目前最应该做的。”深圳一私募人士表示,操作上随着中报行情的开启,投资者宜精选业绩增幅较大的低位小盘股,低吸潜伏为主,但在弱市氛围中,仍需控制仓位。
中泰证券认为,结合目前市场环境,建议从盈利、估值、现金流以及年初至今市场表现等多个维度挖掘中报行情。市场将逐渐步入一种风格不明显、板块之间溢价缩减的状态,而且蓝筹股的波动将逐渐加大,建议重点关注大市值、高利润、年初至今涨幅不高的白马股,同时重点关注能够分享细分产业成长红利的龙头企业。
安信证券指出,中报披露期来临,有良好业绩增速的公司或重新受到市场关注。中报和年报是新股股本扩张的敏感时期,较高比例的送转是有效的催化剂,但需要明确的是高送转在当前市场环境中只是锦上添花,估值和成长性仍是首要关注点。在当前对小盘股市场环境不利的情况下,集中关注部分估值相对较低,有业绩支撑的标的或许是目前最为合适的投资策略。
而上述私募人士也表示,短期内市场风格难以切换,不如寻找业绩确定增长、且估值较低的“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