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A股中枢整体上移趋势不变,但越来越多的“兜底梦碎”案例令产业资本也不禁打起退堂鼓。数据显示,7月以来产业资本重现净减持,截至7月21日,净减持金额为2.36亿元,其中中小创品种依然是减持的“重灾区”。
净减持重现
数据显示,7月以来共计有360只股票遭到产业资本的增/减持,其中增持涉及209只股票,减持涉及135只股票,持平的股票则有16只。相比6月全月416只水平,无论在规模和速度上7月环比均相差无几,不过方向上却大相径庭,从净增持演化为净减持,由此,7月成为产业资本增持热情的转折点。
具体来看,7月遭到产业资本增持的沪市主板股票有42只,深市主板股票37只,创业板股票54只,中小板股票76只,数量上获得增持的中小创品种占据绝对优势,但从金额上看,79只主板股票累计获得57.98亿元净增持,130只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累计获得49.50亿元净增持,大小票之间大致可以用“平分秋色”来形容。
不过减持方面,7月遭到产业资本减持的沪深主板股票各有33只和12只,但同期遭到坚持的创业板股票和中小板股票各有37只和53只,后者数量之和恰好是前者的两倍。金额上,主板股票金额累计为40.80亿元,但中小创股票减持金额累计为69.04亿元,后者为前者的1.69倍。
从行业板块来看,同样能发现产业资本对中小票“不感冒”的态度。根据数据统计,7月遭到增减持股票数量最多的板块分别是申万计算机、化工、医药生物、电器设备、机械设备、传媒等板块,数量最少的板块则是银行、钢铁、休闲服务、采掘等板块。其中计算机、医药生物、传媒等均是中小创品种的“密集区”,7月遭到增/减的股票数量累计为81只,占全部减持股数量的60.74%。
个股方面,*ST锐电和和邦生物减持排第二、第三,金额分别为6.53亿元和6.07亿元;增持方面,辽宁成大、中泰化学、东方园林、龙净环保金额最高,分别为13.85亿元、13.77亿元、5.96亿元和4.52亿元。
“去杠杆”加速
一方面,6月下旬以来监管层频频释放加强金融“去杠杆”声音,要求金融工作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同时提出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四大原则。应该说,在我国宏观经济仍处于“L”型底部的时期,加速金融“去杠杆”有助于化解和降低系统性风险,利好A股市场的长远发展,但短期而言,特别是对仍处于估值泡沫中的部分中小创品种,其市场调整的压力无疑更大。
并且,中报窗口期,不少创业板股票还面临“地雷”数即将引爆的尴尬。据显示,截至2017年Q2,创业板业绩增速连续五个季度下滑,特别是今年二季度以来,创业板中大市值公司业绩增速下滑更明显,其中计算机、传媒行业更“受灾严重”,剔除重组公司后,计算机行业净利润增速为-4.1%,与全部A股计算机行业18.9的增速不可同日而语;此外,创业板上市传媒行业公司数量占该行业全部上市公司的27.5%,剔除重组公司后,传媒行业净利润增速为-20.9%,相比一季报11.8%进一步下滑,相比全部A股传媒行业14.9%的增速同样大幅下滑。
另一方面,6月“兜底增持”受到产业资本青睐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上市公司高管寄望通过“兜底”彰显自身对于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吸引投资者跟风介入。但从实际效果看,此举并未获得普通投资者的欢迎,“兜底梦碎”频频发生。如奋达科技、乐金健康等股票均在短暂的股价飙升后出现投资者“一哄而散”。
此外,外延式并购退潮,商誉减值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审核速度缓慢,要求愈加严格,高估值并购带来的“恶果”是,一旦业绩达不到承诺水平,商誉减值则会反过来对公司股价形成双重拖累。
产业资本主动减持“中小票”,客观上起到了为自身“降杠杆”的作用,从创业板走势看,7月以来板块去杠杆明显加速,截至7月21日,创业板指7月跌幅达到7.04%,且成分股中绩优股和绩差股分化趋势进一步明显。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