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人士指出,下一步,各期货交易所应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在防范化解市场风险、保持市场安全稳定运行基础上,改进加强市场监管,全力深化市场服务,积极推进品种和工具创新,稳步实施各项改革、发展、创新举措,努力促进期货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切实履行一线监管职责
“上期所坚持依法全面从严监管,将打击违法违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和防范化解市场风险始终放在首位。”上海期货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持续优化交易、结算机制,细化和完善手续费、限仓等风控措施,推进交割环节仓单配对自动化,推进完善保证金管理办法,完善套保套利审批流程。二是加强市场监管力度,2017年1-6月处理异常交易行为669起;对11起涉嫌违规交易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和取证,对其中7起采取自律监管措施,1起移送证监会稽查局。共对46家交割仓库开展约60次现场检查、飞行检查。三是进一步完善以监管会员为中心的模式,增进监管协作。
郑州商品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商所持续完善期货交易持续监测指标体系,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纠正市场违规行为。今年上半年,深入排查市场异动线索2215起,确认异常交易线索190起。共给予19名客户警告、限制开仓交易等纪律处分,并将相关纪律处分结果记入中国资本市场诚信信息数据库。依规开展实际控制关系账户认定与管理,防止利用持仓优势影响市场健康运行。审慎开展套保审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产业企业风险管理需求。
“股市异常波动后,中金所制定了《关于切实加强自律监管工作的意见》,切实履行交易所监管职责,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抑制过度投机,净化市场环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相关负责人指出,2013年以来,累计处置异常交易行为9971次,对7198人次客户采取限制开仓措施,对24家次违规会员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向证监会稽查局移交8批次30起案件线索。同时,中金所坚持“以监管会员为中心”的监管模式,通过远程督导、现场检查、约谈等措施,强化会员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责任。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升
从期货交割环节来看,上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有序引入优质企业成为上期所注册品牌,目前共有249个国产注册品牌,实现了期货市场向现货生产行业输出质量、环保及品牌标准,逐步形成示范效应,推动行业升级和企业增效。二是引入保税交割规则制度,升级完善现行交割规则体系,修订钢材、石油沥青等品种的《交割商品注册管理规定》,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调整天津地区螺纹钢及广东地区铅品种升贴水。三是根据上市品种特性及产业发展情况,动态管理交割仓库设置;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交割仓库评价指标体系,落地指定交割仓库远程视频实时可查项目,强化交割仓库管理。
“郑商所始终努力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持续扩大市场服务的覆盖面,促进市场发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三农’发展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功能作用。”郑商所相关负责人指出,一是稳步推进“保险+期货”试点建设,提高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深度。二是发挥棉花期货功能作用,服务国家目标价格改革。三是发挥期货市场功能作用,助力扶贫攻坚战略。四是以“走近产业、贴近行业、服务企业”活动、“点、面”基地为抓手,促进期货品种服务实体经济。
大连商品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商所通过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平台,帮助实体企业防范化解市场风险。具体来看,大商所为现货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套期保值工具规避风险,形成了油脂油料、化工、煤焦钢等产业避险链条,提高了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大商所在2016年出版的《期货与企业发展案例》中,收集了全国15个省市30多家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企业利用期货衍生品市场改善生产经营案例,包括鞍钢、沙钢、南钢、亿利、中粮、中储粮、象屿、嘉吉、云天化等企业都通过利用期货市场工具提升了风险管理水平。